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共贯的意思、共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共贯的解释

贯通;连贯。《汉书·董仲舒传》:“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与?何逸劳之殊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斯则当 尧 之世,小人君子比肩齐列,善恶无分,贤愚共贯。” 郭沫若 《论古代文学》:“北方文化系 殷 民族奠定的,南方文化系 殷 民族传播的,故南北共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共贯”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贯通性或逻辑连贯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贯通;连贯
    指事物在逻辑、结构或发展过程中前后一致、相互连通。例如《汉书·董仲舒传》提到“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与?”()强调不同事物或理论在核心上的一致性。
    郭沫若在分析南北文化时也提到:“北方文化系殷民族奠定的,南方文化系殷民族传播的,故南北共贯。”()

二、词源与用法


三、常见语境

  1. 学术思想
    用于描述理论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如叶适思想中“道不离器”与当世之务的连贯性()。
  2. 文化传播
    如郭沫若认为殷商文化在南北方的传播具有连贯性()。
  3. 伦理政治
    儒家强调伦理纲常的连贯性,如“三纲共贯同条”()。

四、相关成语


五、例句参考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文献引用,可参考《汉书》《史通》等古籍或相关学术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共贯

共贯(gòng guàn)是一个汉字词汇,由共和贯通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共贯的左边部首是“共”字的左边部分,右边部首是“贯”字的右边部分。它的总笔画数为9画。

来源

共贯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意为贯注、共通。后来被引申为共同贯彻、贯穿始终的意思。

繁体

在繁体字中,共贯的写法为「共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在石刻文物中,共贯的写法是不同的,旧时写法为“共串”。这是因为汉字的形态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变革。

例句

1. 他们共贯着一个目标,为实现共同利益而努力。

2. 党的宗旨贯穿于党员的行动,他们始终共贯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词

共同、贯彻、共鸣

近义词

贯通、贯注、通过、串联

反义词

断裂、分割、隔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