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莽奪的意思、莽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莽奪的解釋

強搶。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二折:“這廝強賴人錢財,莽奪人妻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莽奪”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強橫手段搶奪他人財物或妻室,核心含義為“強搶”。例如元雜劇《魯齋郎》中“莽奪人妻室”即直接體現此意。

  2. 延伸含義
    根據中等權威來源,該詞還包含盲目冒進、缺乏計劃性的貶義色彩,強調行為草率且不顧後果。例如批評某人“莽奪商機”時,暗指其決策缺乏理性。

  3. 出處與用法
    最早見于元代關漢卿的《魯齋郎》第二折:“這厮強賴人錢財,莽奪人妻室”。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批評語境,形容暴力掠奪或魯莽搶占行為。

  4. 字詞結構分析

    • 莽:原指草木雜亂,引申為粗魯、冒失;
    • 奪:強行獲取。
      二字組合後,既保留字面強搶之意,又衍生出“草率行事”的抽象含義。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偏向,若用于曆史文獻多指實際搶奪,現代引申則側重批評魯莽行為。

網絡擴展解釋二

《莽奪》的意思

《莽奪》(mǎng duó)是指盲目強迫奪取、狂妄地搶劫。它是一個動詞短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方的行為野蠻、蠻橫。

拆分部首和筆畫

《莽奪》由“艹”(草)部和“奪”(奪)構成。

“艹”是部首,“草”的意思是植物。草字的底部兩個橫筆畫代表着地面上的植株葉片的莖。它也是一個漢字中很常見的部首。

“奪”是一個獨立的漢字,包含了20個筆畫。它的意思是奪取、搶奪,表示把某物從别人手中強行拿走。

來源

《莽奪》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春秋左傳·哀公二十四年》:“越人來獲,莽暴無道,以奪市焉。”在古代文獻中,該詞的使用主要與戰争、曆史事件和社會亂象相關。

繁體

《莽奪》的繁體字為「莽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莽奪」的表示形式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整體字形結構大緻相似。

例句

1. 那個強盜莽奪了老人手中的錢包。

2. 他們以莽奪的方式掠奪了村莊裡的財物。

組詞

莽草(mǎng cǎo):指高大威猛的草木。

奪權(duó quán):指通過非正當手段、用武力或強大勢力奪取權力。

近義詞

蠻橫(mán héng):指人的行為暴力、野蠻、不講道理。

剝削(bō é):指占有、利用他人的勞動和財富。

反義詞

和諧(hé xié):指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不争奪、和平。

協調(xié tuó):指通過協商、合作、調節等方式解決問題、達到共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