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木的意思、抱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木的解釋

木名。附水松根而生,若寄生然,故名。木質柔韌,可制木履。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抱香履》:“抱木生於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極柔弱,不勝刀鋸,乘濕時刳而為履,易如削瓜,既乾而韌,不可理也……出 扶南 、 大秦 諸國。” 清 李調元 《南越筆記·粵中多尚屐》:“抱木附水松根而生,香而柔韌可作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抱木"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未被廣泛收錄為獨立詞條,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及特定語境理解。主要釋義如下:

  1. 古指藥材"伏苓"的别名 見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抱木為茯苓的别稱,因其常生于松樹根部,故有"抱木"之名。此說源自古代藥物學典籍,具有明确的文獻依據。來源參考:

  2. 字面直解:懷抱/依附樹木 "抱"有環繞、持守之意,"木"即樹木。"抱木"可直觀理解為依附或環抱樹木的狀态,此解多見于古文描述或詩詞意象,用以描繪自然景象或人物姿态。此釋義基于漢字本義及常見用法組合。

  3. 現代罕用,無獨立成詞标準釋義 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中,"抱木"未被列為獨立詞條,無普遍認可的現代引申義或常用固定搭配。其使用多見于特定領域(如中醫藥古籍研究)或文學性表達中回溯古義。

結論: "抱木"的核心含義指向古代對茯苓藥材的稱謂,其字面組合亦可表"依附樹木"之意。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彙,理解需依托古籍記載與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抱木”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來源于古代文獻,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1. 基本定義
    抱木是一種樹木名稱,常依附于水松根部生長,形态類似寄生植物。其木質柔韌,適合制作木履(古代木制鞋)。

  2. 特性與用途

    • 材質特性:潮濕時易加工,幹燥後韌性極強,難以切割。
    • 傳統工藝:古人常用其制作“抱香履”,因木質輕便且帶有香氣,曾是扶南國(今東南亞)、大秦(古羅馬)等地的特色産物。
  3. 文獻記載

    • 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提到抱木“乘濕刳而為履,易如削瓜”,描述其加工過程。
    • 清代李調元《南越筆記》記載粵中地區用抱木制鞋的風俗。

擴展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曆史背景或具體文獻,可參考《南方草木狀》等古籍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卑辱箄籃承頂創開春蠒從父兄村驿膽怯到公石的見點定叮叮當當都盧伎蹲小號惡徵方神肥馬輕裘風躅該淹雇倩候官花選鹄蒼匠伯角人經籍金爪客套話闚觀老虎頭上搔癢連昌宮良比亮铮铮黎弓厘毫聆聽亂階樚栌面土抹頭黏巴巴佞侻千金弊帚千眠乾支剌青鵁阙殆峮嶙刃面冗渎儒官僧軒善善水簸箕貪強通夢溫柔體貼五出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