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抱木的意思、抱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抱木的解释

木名。附水松根而生,若寄生然,故名。木质柔韧,可制木履。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抱香履》:“抱木生於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极柔弱,不胜刀锯,乘湿时刳而为履,易如削瓜,既乾而韧,不可理也……出 扶南 、 大秦 诸国。”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粤中多尚屐》:“抱木附水松根而生,香而柔韧可作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抱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被广泛收录为独立词条,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及特定语境理解。主要释义如下:

  1. 古指药材"伏苓"的别名 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抱木为茯苓的别称,因其常生于松树根部,故有"抱木"之名。此说源自古代药物学典籍,具有明确的文献依据。来源参考:

  2. 字面直解:怀抱/依附树木 "抱"有环绕、持守之意,"木"即树木。"抱木"可直观理解为依附或环抱树木的状态,此解多见于古文描述或诗词意象,用以描绘自然景象或人物姿态。此释义基于汉字本义及常见用法组合。

  3. 现代罕用,无独立成词标准释义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中,"抱木"未被列为独立词条,无普遍认可的现代引申义或常用固定搭配。其使用多见于特定领域(如中医药古籍研究)或文学性表达中回溯古义。

结论: "抱木"的核心含义指向古代对茯苓药材的称谓,其字面组合亦可表"依附树木"之意。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用词汇,理解需依托古籍记载与语境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抱木”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释

  1. 基本定义
    抱木是一种树木名称,常依附于水松根部生长,形态类似寄生植物。其木质柔韧,适合制作木履(古代木制鞋)。

  2. 特性与用途

    • 材质特性:潮湿时易加工,干燥后韧性极强,难以切割。
    • 传统工艺:古人常用其制作“抱香履”,因木质轻便且带有香气,曾是扶南国(今东南亚)、大秦(古罗马)等地的特色产物。
  3. 文献记载

    •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提到抱木“乘湿刳而为履,易如削瓜”,描述其加工过程。
    • 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记载粤中地区用抱木制鞋的风俗。

扩展信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或具体文献,可参考《南方草木状》等古籍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馤然白玉钩保候兵盟不题才夸八斗菜牛菜葅剗道谄子赤口白舌虫草踔飞绌约疵醇丛骈促中逮下顶层都良读帖纷拏蝈氏皓洁狐犬煎熬娇淫击败嗟来记号匡奉脸大良晤谅宥料敌若神令人起敬淩压逻缉冒眩脢腓年初宁息奴隶齐贝圻鄂箐谷罄山采木芹馆茹笔少日恃才傲物石跗收容所树根傥朗通称诿过痿厥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