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殿名。 唐高宗 顯慶 三年所建,故址在今 河南省 宜陽縣 。 唐 元稹 《連昌宮詞》:“ 連昌宮 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亦省稱“ 連昌 ”。 宋 蘇轍 《次韻王適送張耒赴壽安尉》之二:“山分 少室 雲煙老,宮廢 連昌 草木長。” 清 陳維崧 《探春慢·新正四日東華門道上同徐電發并辔作》詞:“ 連昌 上鎖,多少新愁,恰被宮鶯啼破。”
連昌宮是唐代重要的皇家行宮,其解釋可綜合以下要點:
一、基本概況 連昌宮又名蘭昌宮、玉陽宮,始建于隋朝大業年間(一說唐高宗顯慶三年,即658年),位于今河南省宜陽縣三鄉鎮福昌村西側,是唐代規模最大的行宮之一,與華清宮、興泰宮齊名。
二、曆史沿革
三、地理位置 位于洛水與昌水交彙處,宋代邵雍《故連昌宮》詩雲:“洛水來西南,昌水來西北。二水合流處,宮牆有遺壁”,正對三鄉驿與女幾山。
四、文學關聯
注:關于始建時間存在隋代與唐高宗時期兩種記載,可能與擴建或重修有關。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連昌宮詞》原詩及《宜陽縣志》等史料。
《連昌宮》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連續興盛的宮殿。
該詞的部首是宀(mián,表示與建築有關的字),共有12個筆畫。
《連昌宮》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用來形容宮殿連續興盛的景象。
《連昌宮》的繁體字為連昌宮。
古時候,《連昌宮》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些變化,但整體意思與現代保持一緻。
1. 皇帝在連昌宮裡接見外國使者。
2. 這座宮殿的壯麗程度一直保持着連昌宮的風範。
1. 連續(lián xù)
2. 興盛(xīng shèng)
3. 宮殿(gōng diàn)
1. 連續繁盛
2. 興盛不斷
3. 朝氣蓬勃
1. 中斷凋敝
2. 衰敗下降
3. 蕭條減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