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改置的意思、改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改置的解釋

(1).謂改立國君。《國語·晉語三》:“ 秦 将歸寡人,寡人不足以辱社稷,二三子其改置以代 圉 也。” 韋昭 注:“欲令更命立他公子以代 子圉 ,言父子避位以感羣下。”

(2).另行設置。《周書·武帝紀下》:“﹝ 建德 四年﹞十一月己亥,改置司内官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改置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改”與“置”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改”指變更、修訂,“置”表示設立、安排,合指對原有事物進行變更性調整或重新設置。這一詞彙在《漢語大詞典》中被進一步解釋為“改變原有建制或布局”,多用于描述行政機構、地理區劃或功能性設施的調整行為,例如《宋史·職官志》記載的“改置三司使,掌天下財賦”即屬此類用法。

在現代漢語語境中,該詞常見于政策文件與曆史研究領域,如《中國行政區劃沿革手冊》中“1997年重慶改置為直轄市”的記載,既包含行政級别的變更,也涉及管理權限的重新配置。詞彙的語法特征表現為及物動詞屬性,常接具體變更對象(機構/區域/設備等)作為賓語,其動作實施主體多具有決策權限的組織或機構。

網絡擴展解釋

“改置”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原義(古代用法)

  1. 改立國君
    源于《國語·晉語三》記載的典故,指通過更換君主來改變政權格局。如秦穆公提出讓晉國臣子另立新君代替太子圉()。

  2. 調整行政設置
    《周書·武帝紀》提到北周建德四年“改置司内官員”,指官方對機構或職位的重新規劃設置。此用法常見于古代行政區劃調整,如三國時期馮诩郡的設立()。

二、引申義(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多指對物品位置或計劃安排的調整,例如辦公室布局改造、工廠生産線調整為坦克制造等場景()。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書面用語,使用頻率較低。若需更完整的古籍引證或例句,可查閱《國語》《周書》等文獻(綜合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呗音梆子拔識俵分參貳草創讒貸徜徉沖勁兒崇曠愁襟串訪出頭之日璀粲打官腔大咧咧玷穢對講發開籓籠飛蟻浮詞弓腳過日過式含糊其辭酣興慧劍進可替不積霧廓惝辣不唧兒吏榦俪影漏渫南浦逆産庖馔飄霣霹靂大仙屏當平地起家嵌花其那清正窮已逡速韶和沈冤收生霜天淑譽撕剝天陽望鄉望夜痿疲文殊院污渎謝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