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識的意思、拔識的詳細解釋
拔識的解釋
提拔賞識。《子華子·晏子》:“昔先大夫 中行文子 之在位也,拔識俊良,振其淹滞。” 宋 張淏 《雲谷雜記·韓荊州》:“ 韓朝宗 , 思復 之子也,喜拔識後進。”
詞語分解
- 拔的解釋 拔 á 抽,拉出,連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長。 奪取軍事上的據點:連拔數城。 吸出:拔毒。拔火罐兒。 選取,提升: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樹、建築物等高聳在地面上)。
- 識的解釋 識 (識) í 知道,認得,能辨别:識辨。識破。識相(刵 )。識途老馬。 所知道的道理:知識。常識。 辨别是非的能力:見識。遠見卓識。 識 (識) ì 記住:博聞強識。 标志,記號。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拔識"一詞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一、成語用法()
指通過深入分析和辨别來認識事物本質,由"拔"(抽取)和"識"(認識)組合而成。如《查字典》釋義:"通過判斷和辨别,識别出事物的本質或真相"。
二、古漢語用法()
指提拔賞識人才,多用于古代文獻:
- 詞義構成:"拔"取選拔之意,"識"指賞識
- 文獻例證:
- 《子華子·晏子》記載"拔識俊良"
- 宋代張淏《雲谷雜記》提到韓朝宗"喜拔識後進"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官員選拔人才或前輩提攜後輩
三、字源補充()
"拔"在甲骨文中為雙手拔草形态,本義為連根拽出,引申出選拔、超出等含義;"識"本義為标記認知,後衍生出辨識、賞識等意。
建議:現代使用建議優先采用成語含義,若涉及古籍解讀則取提拔之意。查證時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拔識(bá sh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從衆人中識别出一個人的能力。
拔識的部首是扌和言,共有12個筆畫。有人認為,扌部象征着手的形狀,而言部表示意義,表示通過手中的力量識别别人。
拔識一詞的來源比較困難确定。但一種說法是,它是由古代“從衆拔英”演變而來的,表示在衆人中拔出優秀的人才。
拔識的繁體字為「拔識」。在繁體字中,拔的左邊多了一個「攵」部,表示用手勢識别;識的左邊多了一個「言」部,表示識别出來。
在古時候,拔識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我們知道,隨着曆史的發展,漢字的形狀有所變化。但是很遺憾,我無法提供關于古時候拔識的具體寫法。
下面是一個例句:他通過觀察和分析,在衆人中拔識出了最有潛力的年輕人。
與拔識相關的詞語有拔擢、選拔、意識等。
拔識的近義詞是拔擢,表示選拔、提拔;反義詞是忽視,表示對某人或某事不予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