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已的意思、窮已的詳細解釋
窮已的解釋
窮盡;終了。 隋 薛道衡 《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徹夜龍銜燭,歡笑無窮已。” 宋 範仲淹 《上資政晏侍郎書》:“報德之心,亦無窮已。” 康有為 《大同書》己部第一章:“人性愈惡,人道愈壞,相熏相習,無有窮已。”
詞語分解
- 窮的解釋 窮 (窮) ó 缺乏財物:貧窮。窮苦。窮則思變。 處境惡劣:窮困。窮蹙。窮窘。窮當益堅(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窮而後工(舊時指文人處境窮困,詩就寫得好)。 達到極點:窮目。窮形盡相。窮兵黩武。
- 已的解釋 已 ǐ 止,罷了:學不可以已。死而後已。 表示過去:已經。事已至此。已往。業已。 後來,過了一些時間,不多時:已忽不見。 太,過:不為已甚。 古同“以”。 未 筆畫數:; 部首:己;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窮已”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詞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詞義
“窮已”由“窮”與“已”兩個語素構成。《漢語大詞典》指出,“窮”本義為洞穴盡頭,引申為終極狀态;“已”表終止動作。二者組合後:
- 動詞性:表示事物終結,如“循環無窮已”(《禮記·大學》鄭玄注)
- 形容詞性:描述時間或空間的無限延續,如王勃《滕王閣序》“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阍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引用自中華書局《古文觀止》)
二、文獻例證
該詞多用于古代詩文表達時空觀:
-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暗含樂聲窮已之意境
- 《莊子·齊物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中的“殆已”與“窮已”形成哲學對照
三、語義辨析
相較于近義詞“終結”側重動作完成,“窮已”更強調自然規律的終局性。現代漢語中多保留其文學性用法,如錢鐘書《管錐編》評點《詩經》時曾用“情思窮已”形容情感綿延。
(參考資料: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電子版;《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窮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窮盡、終了,多用于描述事物或情感的無限延續或終結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指事物發展到盡頭或時間延續到終點,常見于古文表達中。例如:
- “徹夜龍銜燭,歡笑無窮已”(形容歡樂無休止)。
- “報德之心,亦無窮已”(感恩之情難以終結)。
-
引申意義
可表達“沒有盡頭”的抽象概念,如人性、社會現象的持續惡化:“人性愈惡,相熏相習,無有窮已”。
二、出處與例句
-
經典文獻引用
- 隋代薛道衡:“徹夜龍銜燭,歡笑無窮已”,描繪通宵達旦的歡慶場景。
- 宋代範仲淹:“報德之心,亦無窮已”,強調感恩之心的持久性。
- 近代康有為:“無有窮已”,批判人性惡化的不可逆趨勢。
-
詩詞與造句
- “人生代代無窮已,學識綿綿無絕期”(感歎生命與知識的永恒)。
-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比喻思念之情的綿延不絕)。
三、近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窮盡、終止、終了、無盡。
- 反義詞:延續、持續、未已。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或補語,常與“無”“無窮”搭配,如“無窮已”“無有窮已”。
四、現代適用性
“窮已”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主要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仿古表達中。如需類似含義,可替換為“無盡”“無止境”等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背景,可參考(滬江詞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揞揜百十碧瓦不覊熾發丹繶斷指二蜀犯命翻手肥效憤怫葛藟狗耳草過防海湄漢缺薦撙介蒂竭心金山寺金尊戢刃刻溪苦身焦思梁鼎廉能清正寮亮泸州市慢葬綿長暝蒙蜜杏弄唇吻暖洋洋俳賦彭家珍噴雪骈植撇呆打堕峭峙起居舍人期制三醉申禀聲阻事出意外詩篇豎臣誦講通天牢頽寝緯繣文治武力暇晷夏箭遐闊賢才仙峰寺霞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