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浦的意思、南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浦的解釋

(1).南面的水邊。後常用稱送别之地。《楚辭·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王逸 注:“願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 南朝 梁 江淹 《别賦》:“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唐 李賀 《黃頭郎》詩:“黃頭郎,撈攏去不歸。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 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 清 曹寅 《登署樓適培山至用東坡真州詩韻同賦》:“西風晴十日,南浦别經年。”

(2).詞牌名。 唐 《教坊記》《南浦子》曲, 宋 詞則借舊曲名另制新調。雙調,分一百零二字平韻及一百零五字仄韻兩體。 宋 人多填仄韻詞。參閱《詞譜·南浦》

(3).地名。在 江西省 南昌縣 西南, 章江 至此分流。 唐 王勃 《滕王閣》詩:“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西山雨。” 聶文郁 注:“本詩 南浦 ……應是 江西 南昌 西南的 南浦 。” 宋 王安石 《南浦》詩:“ 南浦 隨花去,迴舟路已迷。” 清 宋琬 《羅篁庵先生生日歌》序:“ 西山 南浦 ,長吟帝子之高樓; 白下 長幹 ,重啟 謝公 之别墅。”

(4).古水名,一名 新開港 ,在今 武漢市 南。 唐 李白 《江夏行》:“適來往 南浦 ,欲問 西江 船。”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記》:“ 南浦 ,在 鄂州 江夏縣 南三裡……以其在郭之南,故曰 南浦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南浦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意蘊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文學意象及地理實體三個層面理解:

  1. 字面本義

    指南面的水邊或河流入海口處。此義項源于古代典籍對地理方位的描述,“浦”本身即指水邊、河岸或河口地帶。例如《楚辭·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此處“南浦”即指南方的水岸,奠定了其作為送别之地的文學意象基礎。

  2. 文學意象

    在古典詩詞中,“南浦”演變為象征離别的經典意象。自南朝江淹《别賦》名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後,“南浦”便成為文人筆下表達送别、分手之情的固定符號,承載着濃郁的感傷色彩。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風袅袅秋”,王維《送别》“送君南浦淚如絲”等,均借“南浦”寄托離愁别緒。這一意象源于古人常于城郭南面的水濱送行,後經文學渲染成為文化共識。

  3. 地理實體

    曆史上存在以“南浦”為名的實際地名:

    • 唐代縣名:今重慶市萬州區一帶,唐貞觀八年(634年)置南浦縣,屬夔州。
    • 河流名稱:江西省南昌市西南有“南浦亭”,因臨近贛江分流處(古稱“南浦”)得名,王勃《滕王閣序》中“畫棟朝飛南浦雲”即指此。
    • 天津古稱:金代曾改析津府為“南浦”,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區。

總結

“南浦”一詞融合了地理實指與文學象征,其核心文化内涵在于“水畔送别之地”。作為詩歌中的經典意象,它凝結了千年來文人墨客的離情别恨,是中國離别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地名遺存亦印證了詞彙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過程。

參考資料依據:

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對“南浦”的條目解釋;文學意象分析援引《楚辭·九歌·河伯》、江淹《别賦》、白居易《南浦别》等原典;曆史地名考據依據《舊唐書·地理志》《讀史方輿紀要》等史料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南浦”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常見詞彙,含義豐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指南面的水邊,如《楚辭·九歌·河伯》中“送美人兮南浦”。這一用法奠定了其作為地理方位的基礎。

二、文學意象

  1. 送别之地:從屈原開始,“南浦”逐漸演變為送别之地的代稱。江淹《别賦》中“送君南浦,傷如之何”進一步強化了離愁别緒的意象,成為唐宋詩詞中常見典故(如王勃《滕王閣詩》、白居易《南浦别》等)。

三、地理名稱

  1. 中國古地名:
    • 武漢:古稱“新開港”,位于今武漢市南部。
    • 江西南昌:章江分流處,王勃《滕王閣詩》中“南浦雲”即指此。
  2. 朝鮮城市:今朝鮮西海岸的工業城市,舊名“鎮南浦”,為平壤外港。

四、詞牌名

  1. 詞調名稱:源于唐代教坊曲《南浦子》,宋代發展為雙調詞牌,分平仄兩體,如魯逸仲《南浦·旅懷》等。

補充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及文學研究,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楚辭》《文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恨半…不…不斷頭采取抽測雠賤串子疵摘挫劫脞言冬心董一鬥色多羅縫織公估局灌精兒瑰詞酣飲和婚龁齧紅豔豔洪頤花簇錦攢慌急列黃硇砂黃狀角頭瘠顔基桢句斷可笑良魚摟頭旅墳内力作用皮重乾哭乾溢僑居輕俊請郡傾潑拳法麴法瓤子稣活踏歌談吐生風陶養同榻圖畫紙蚊蟆溫瑩遐久下沐縣庭校體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