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凫藻的意思、凫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凫藻的解釋

亦作“ 鳧薻 ”。謂凫戲于水藻。比喻歡悅。《後漢書·杜詩傳》:“陛下起兵十有三年,将帥和睦,士卒鳧薻。” 李賢 注:“言其和睦歡悅,如鳧之戲於水薻也。” 北周 庾信 《齊王進赤雀表》:“臣等預觀休徵,情迫恒慶,不任鳧藻之至。” 唐 司空圖 《複安南碑》:“撫士樂同於鳧藻,伐謀動契於龜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凫藻”是一個漢語詞彙,源自古代文學作品,字面意思指鴨子(凫)在水藻叢中遊動的情景,常用于比喻人或事物處于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狀态,強調一種閑適逍遙的生活意境。根據《漢語大詞典》,該詞條定義為“凫遊于藻”,引申為形容人超脫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例如在古典詩文中常用來描繪隱士或田園生活的恬淡之美。

從出處來看,“凫藻”最早見于《詩經·小雅·魚藻之什》中的相關篇章,如“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這裡雖未直接使用“凫藻”,但後世文人如陶淵明在《歸園田居》等作品中化用此意象,強化了其比喻義。權威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詞典》中指出,“凫藻”體現了漢語詞彙的象形與會意特點,通過自然景象映射人文情感,豐富了漢語的表達深度。

在實際用法中,“凫藻”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例如在描述山水田園時,可說“凫藻之樂,喻隱逸之趣”。現代漢語中,該詞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典文學或成語時仍具價值。參考來源包括《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出版)和《詩經》(中華書局校注本),這些經典著作提供了詳實的釋義和背景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凫藻”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字面意思

“凫”指野鴨,“藻”為水草,字面意為“野鴨在水藻中嬉戲”。這一畫面常被引申為和諧歡悅的場景,如《後漢書·杜詩傳》中形容士卒“如凫之戲于水藻”。

2.比喻義

主要用于比喻和睦、歡愉的氛圍,尤其用于描述将士同心、上下融洽的狀态。例如:

3.用法與語境

4.擴展說明

該詞通過自然意象(野鴨戲水)傳遞人文情感,是中文“托物喻情”的典型用法。類似表達還有“魚水情深”“莺歌燕舞”等,均以生物活動映射人際關系或社會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昂藏七尺奧克蘭般弄襃懲備酒漿杯酒言歡标參冰船冰麝博籴廛市龀髫池鵝夜擊馳響沖正倒懸之危棣達二川豐城劍高速公路高晏格魯吉亞格佞閣束廣播劇酣恣厚養蕙折蘭摧護役胡支對雞禍精巢進門女婿空子誇麗匡衡鑿壁曠鹵浪罵列屋劙囊六案鸾跄賣油嘴脢腓密事墨選盤街烹魚鋪監襁屬前後溲蹂籍射鈎試驗亭亭玉立通班亡破韋绔仙風西裡西亞織工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