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拂衣的意思、拂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拂衣的解釋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禦也。’拂衣從之。” 杜預 注:“拂衣,褰裳也。”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難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揮動衣服。形容激動或憤激。 漢 楊恽 《報孫會宗書》:“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孔 慨然曰:‘……今猶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導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諸人即奉求,餘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那班門客才曉得他是 崔 魏 逆黨,不待曲終,拂衣散盡。”

(3).振衣而去。謂歸隱。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忘身殉國;退不能辭粟 首陽 ,拂衣高謝。”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 唐 王維 《送張五歸山》詩:“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紛紜,半生塵裡朱顔老;拂衣不早,看罷傀儡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拂衣"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進行解析,常見于古典文獻和詩詞:

一、本義:撣衣、振衣

指用手輕拍或抖動衣物以去除灰塵的動作。

例證:

《說文解字》釋“拂”為“過擊也”,即輕輕掠過拍打。《漢語大詞典》收錄“拂衣”本義為“振衣去塵”,如古人出行前整理衣冠的動作。

二、引申義:辭官歸隱(核心義項)

此義項源于古人辭别時拂衣的動作,象征決然離去,後固定為隱退的典故。

典籍依據:

  1. 《後漢書·楊震傳》:

    “拂衣而去”描述楊震因不滿朝政辭官,成為歸隱的經典意象。

  2. 詩詞化用:
    • 陶淵明《飲酒》:“拂衣歸田裡”,暗喻棄官歸耕。
    • 李白《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凸顯超脫功名的姿态。

三、動作描寫:表現情緒或儀态

  1. 表達不悅:

    快速拂衣可表憤怒或不屑,如《史記·刺客列傳》中人物“拂衣不悅”。

  2. 飄逸風姿:

    文學作品中借“拂衣”展現灑脫氣質,如曹植《洛神賦》“揚輕袿之猗靡兮,拂衣而身藏”。

四、文化意象:隱逸精神的符號

在傳統文化中,“拂衣”與“解绶”“挂冠”構成歸隱意象群,象征士人淡泊名節的價值觀。《莊子·刻意》中“拂衣而喜”即體現道家超然物外的思想。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拂衣”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包含以下三個義項:

1.動作描述:提起或撩起衣襟

2.情緒表達:揮動衣袖以示态度

3.歸隱象征:振衣而去,超脫世俗

使用場景與近義詞

總結來看,“拂衣”不僅是一個動作詞彙,更承載了情感表達和文化隱喻,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艾缗按實不俟駕菜瓜鏟平打渾儋輿雕剪動辄堆集泛系撫背扶牀櫜甲官鑄果決皇慈火氣藿香火兆簡落狐狸介狄金挺豦蜼懇親會樏宅冷峻戀詩簾柙霖淖貍奴龍飛鳳翔美號眉尖銘戴烹宰披紅戴花平絨騎長鲸輕弱情賢窮年累月七灣八拐棄繻取境驲馬瑞阙沙咤利蛇委叔末數一數司官所費不資眮眮踒閃無憀吳绡閑隔象簡限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