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rinkled giant hyssop] 一種藿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方形,葉三角狀卵形,對生,邊緣有鋸齒,穗狀花序頂生,花淡紅色或青紫色,莖葉有強烈的香味,可提取芳香油并可供藥用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和葉有香味,可以入藥,有清涼解熱、健胃止吐作用,嫩葉供食用,多做調味劑,又可作香料用。《文選·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蔻” 劉逵 注引 漢 楊孚 《異物志》:“藿香, 交趾 有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藿香》:“藿香方莖有節,中虛,葉微似茄葉。”
藿香是唇形科藿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Agastache rugosa,别稱紫蘇草、大葉薄荷等。以下從植物特征、藥用價值及分類三方面詳細解釋:
藿香全草可入藥,性辛微溫,歸脾、胃、肺經,主要功效包括:
藿香既是傳統中藥材,也是香料來源,兼具實用與藥用價值。日常可泡茶或入膳,但需遵醫囑使用。更多信息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藿香》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指的是一種植物的名稱。藿香又稱為蒼術,是菊科植物忍冬屬的一種草本植物,常見于亞洲地區,尤其在中國常被用于藥用和調味。
《藿香》這個詞中,第一個字藿的拆分部首是艹,它的讀音是[hùo];第二個字香的拆分部首是刀,它的讀音是[xiāng]。
根據筆畫計算,在《藿香》這個詞中,藿字共有16畫,香字共有9畫。
《藿香》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據考證,《藿香》最早出現在《周禮·昭明夏後氏藏生》中,用于描述一種香草植物。在後來的文獻中,《藿香》逐漸成為代指這種植物的通用名稱。
《藿香》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無太大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差異。古時候,藿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使用「蒦」、「藿」等形式來表示。香字的古代寫法較為接近現代寫法,沒有太大變化。
1. 這種草本植物被稱為藿香,可以用來泡茶。
2. 藿香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祛濕等功效。
3. 她在菜肴中加入了一些藿香提升味道。
與《藿香》相關的組詞有:
- 藿香正氣水:一種中藥水劑,常用于治療感冒等病症。
- 藿香正氣丸:一種中藥丸劑,常用于調和脾胃、健脾胃。
- 藿香島:位于南海的一個島嶼,得名于島上生長的藿香植物。
與《藿香》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 蒼術:藿香的别稱。
- 蒿香:與藿香在語義上相近,但是表示的是不同的植物,又稱青蒿、細辛。
- 草本香料:描述與藿香具有相似味道或藥用功效的其他草本植物。
《藿香》這個詞沒有明顯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