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撫綏的意思、撫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撫綏的解釋

安撫,安定。《書·太甲上》:“天監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浩周 之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昔承父兄成軍之緒,得為先王所見奬飾,遂因國恩,撫綏東土。” 宋 司馬光 《北京韓魏公祠堂記》:“ 梁公 省徹戰守之備,撫綏彫弊之民,民安而虜自退, 魏 人祠之,至今血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撫綏(fǔ suí)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厚重感的動詞,主要含義為安撫、安定,特指統治者或上位者通過懷柔政策使百姓歸順、地區平定。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見,現代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語境。以下從權威詞典及古籍用例角度分層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安撫平定

    指通過溫和手段使動蕩的地區或民心恢複安定。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卷 第1013頁

    “撫綏:安撫,安定。《書·太甲中》:‘撫綏萬方。’”

  2. 懷柔統治

    強調以恩惠政策使民衆歸附,常與“征伐”相對。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2版 第416頁

    “撫綏:撫慰安定。如‘撫綏黎庶’。”


二、古籍典例

  1. 《尚書·太甲》

    “撫綏萬方。”

    ——指商王太甲安撫天下四方諸侯,體現君主德政。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尚書正義》

  2. 《明史·太祖本紀》

    “以仁德撫綏百姓。”

    ——形容明太祖以仁德政策安定民心。

    來源:中華書局《明史》校勘本


三、詞義演變


四、近義辨析

詞彙 側重 用例場景
撫綏 宏觀安定 治國安邦
安撫 個體慰藉 撫慰災民
綏靖 妥協求和平 綏靖政策(含貶義)

五、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收錄古今詞義及書證。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專注古代漢語詞彙釋義,詳列典籍用例。

  3. 《辭源》(商務印書館)

    溯源古漢語詞義,涵蓋文史哲經典。

(注:因古籍原文需紙質文獻支持,暫未提供線上鍊接;現代詞典資源可訪問商務印書館官網上海辭書出版社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撫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通過安撫、治理等手段使局勢或人心安定。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安撫與安定
    指通過政策、行動等手段平息動蕩,使百姓或地區恢複安甯。例如《書·太甲上》提到“撫綏萬方”,即指治理天下、安定四方。

    • 結構解析:由“撫”(撫慰)和“綏”(平息)組成,屬動賓結構,強調通過主動措施實現穩定。
  2. 曆史語境中的運用
    多用于古代文獻,如《三國志》中“撫綏東土”指孫權通過恩惠政策安定東部地區。宋代司馬光也提到“撫綏彫弊之民”,即安撫困苦的民衆。

二、用法與例句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更完整的釋義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查字典的詳細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不察不調貼鋋矛宸阙池館赤口日傳考啜茗岱嶽打裡打外鼎士鹗顧放春方麯绯紫風尚風雨附記蓋子剛勁隔壁灌澡顧詹橫科徊徨惠而不費鑒機識變交捽駕説矜汰酒子居鬼庫侖計兩栖類伶工彌天大禍末梢頭穆如清風南公恁疊弄權庖子平概起根認業宂率若崩厥角三足金雞寺院素懷條畫貼錢通深投足土圞兒問官向早先母效足心低意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