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薄遽的意思、薄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薄遽的解釋

急迫。《漢書·嚴助傳》:“王居遠,事薄遽,不與王同其計。” 顔師古 注:“ 如淳 曰:‘薄,迫也。言事迫,不暇得先與王共議之……’薄,迫,是也。遽,速也。”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東訪茶法利害見寄》詩:“王程雖薄遽,邦法難鹵莽。” 宋 秦觀 《泸州使君任公墓表》:“公知其謀,乃録使者不法事關 瀘州 十有五條上之,使者薄遽不知所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薄遽”為古漢語複合詞,由“薄”與“遽”兩個語素構成,讀音為bó jù。其核心含義指迫近的急迫情勢,多用于描述事态緊急或倉促應對的情景。

從構詞法分析,“薄”本義為草木叢生處,引申為迫近、接近,如《詩經·葛覃》“薄污我私”中的動态逼近義;“遽”原指驿站快馬,後衍生出急速、匆忙義,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公遽見之”表倉促應對。二者結合後,“薄遽”強調事件迫近時引發的緊張狀态。

該詞在古籍中多用于政論或史書語境,例如《漢書·嚴助傳》載“王居遠,事薄遽,不與王同其計”,形容淮南王因突發戰事需緊急決策的情景。此類用法突顯了詞義中隱含的“時間壓迫感”與“應對倉促性”的雙重特征。

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為“急迫”,《辭源》則标注其特指“情勢突然且難以從容處理”。兩書均援引《後漢書·窦融傳》“變故橫生,常若薄遽”作為典型用例,印證該詞在漢代文獻中的活躍度。

網絡擴展解釋

“薄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權威資料解析如下:

1.基本釋義

2.古籍出處與用法

3.現代語境辨析

4.例句參考


總結建議:若需引用“薄遽”,建議以《漢書》及權威詞典釋義(急迫、緊迫)為準,注意區分現代網絡中的不準确解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案放貝多葉鈔集蚩氓詞臣存放道衣貂行迪功釘坐梨端要法國唯物主義鲂魚頳尾坊子反面俯念幹主高帽高氣壓關說黑毫猴孫王華嚴湖翻活脫脫健浪敬老慈幼糾族踡跼拘方口是心苗禮賓司涖涖立馬密密實實冥配抹倫盼顧沛廷辟阖頗孚親強敺除紹隆省部適纔收藏家守庚申綀服搜補特地跳鮑老聽事題詠同咨讬世纖側相應屑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