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獲的意思、耕獲的詳細解釋
耕獲的解釋
耕種與收獲。《易·無妄》:“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唐 韓愈 《感二鳥賦》:“承先人之遺業,不識幹戈耒耜攻守耕穫之勤,讀書著文,自七歲至今,凡二十二年。” 明 李東陽 《次韻楊應甯久旱》:“耕穫有期空盡力,流離無地可聊生。” 清 錢謙益 《父天瑞封敕》:“棫樸杞梓,固非一時之材;菑畬耕穫,亦豈一世之積。”
詞語分解
- 耕的解釋 耕 ē 用犁把土翻松:耕種(恘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勞動,如“着意耕耕,自有收獲”)。筆耕(喻寫文章)。舌耕(喻教書)。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 獲的解釋 獲 (獲⑤穫) ò 打獵得到的禽獸:獵獲。 得到,取得:獲得。獲獎。獲悉。如獲至寶。 古代對奴婢的賤稱:臧獲。 能得到機會或空閑:不獲面辭。 收割莊稼:收獲。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耕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耕種與收獲,常用來指代農業生産過程或比喻辛勤付出與成果的關系。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該詞: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意義:指農業活動中的耕地種植(耕)與成熟收割(獲),強調農事的完整周期。
- 引申意義:可延伸為努力與回報的關系,如“不耕獲,不菑畲”(出自《易經》),比喻不付出則無所得。
二、古籍與文學引用
- 《易經·無妄》:
“不耕獲,不菑畲”,強調不勞動則無法得到收獲。
- 唐代韓愈《感二鳥賦》:
提到“耕獲之勤”,描述文人脫離農耕勞作的境況。
- 宋代陸遊、梅堯臣等詩人:
在詩詞中以“耕獲”描繪田園生活,如“兒能耕獲,未必寒饑”(黃機《眼兒媚》)。
三、現代用法
- 文化場景:如壁畫中“伐木耕獲”的農耕圖景。
- 比喻應用:現代語境中可形容通過努力獲得成果,如“定制耕獲禮包”。
四、相關詞語
- 近義詞:耕耘、農作、稼穑。
- 關聯詞:菑畲(開墾荒地)、耒耜(農具)。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或詩詞中的用法,可參考《易經》、韓愈文集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耕獲這個詞意思是指通過耕作來獲得農作物收成的意思。
它是由耕和獲兩個字組成。耕的部首是耒,筆畫數為7;獲的部首是虍,筆畫數為9。
耕獲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農業社會,指的是農民通過犁地、播種、耕作等工作來獲得農作物的收成。
耕獲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耕獲。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耕以"耒"寫成,獲以"虍"和"受"兩個字合寫成。
一些例句包括:
1. 農民們辛勤地耕獲着土地的豐收。
2. 經過一年的努力,他終于耕獲了屬于自己的果實。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耕作、耕田、耕耘等。
一些近義詞有:耕種、種植、農耕等。
反義詞可以是不耕不獲、不種不收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