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耕獲的意思、耕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耕獲的解釋

耕種與收獲。《易·無妄》:“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唐 韓愈 《感二鳥賦》:“承先人之遺業,不識幹戈耒耜攻守耕穫之勤,讀書著文,自七歲至今,凡二十二年。” 明 李東陽 《次韻楊應甯久旱》:“耕穫有期空盡力,流離無地可聊生。” 清 錢謙益 《父天瑞封敕》:“棫樸杞梓,固非一時之材;菑畬耕穫,亦豈一世之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耕獲”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耕”與“獲”兩個動詞構成,字面含義指“耕種與收獲”,常用于描述農業生産過程,後引申為付出努力并取得成果。以下是具體解析:

1. 字義分解

2. 詞語釋義

“耕獲”強調農業生産中“耕作”與“收獲”的完整周期,如《禮記·月令》載:“耕獲有時,五谷不絕。”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比喻辛勤勞動與最終成果的因果關系,例如:“學術研究需深耕細作,方能有所耕獲。”

3. 古代文獻用例

《孟子·滕文公上》以“耕者之所獲”闡述勞有所得的理念,宋代陸遊《村居》詩亦雲:“雨足耕獲早,霜嚴柿栗稠。”均體現“耕”與“獲”的依存關系(引自中華書局《四書章句集注》)。

4. 現代詞典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耕獲”釋為“耕種與收獲,泛指通過勞動取得成果”,屬書面語用詞。

網絡擴展解釋

“耕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耕種與收獲,常用來指代農業生産過程或比喻辛勤付出與成果的關系。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該詞:

一、基本釋義

二、古籍與文學引用

  1. 《易經·無妄》:
    “不耕獲,不菑畲”,強調不勞動則無法得到收獲。
  2. 唐代韓愈《感二鳥賦》:
    提到“耕獲之勤”,描述文人脫離農耕勞作的境況。
  3. 宋代陸遊、梅堯臣等詩人:
    在詩詞中以“耕獲”描繪田園生活,如“兒能耕獲,未必寒饑”(黃機《眼兒媚》)。

三、現代用法

四、相關詞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或詩詞中的用法,可參考《易經》、韓愈文集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撲白白抱道抃祝避責台撥號不倫不類才策長毫槎頭鯿粗樸大小大頂瓜皮飛利匪人鼖镛高鲠各支鬼目古詩孩子王汗席回波樂隳膽抽腸回穴虎神營護尾價傧檢察員悸栗計谟謹告金箓雲籤雞皮疙瘩繼緒機弋開本狼吞掠役荦峃眇微命履民正劘蕩木腳客劈剝屏扞窮根神教熟慮天壤之隔同學究誣控五雅相見恨晚枭枭狎主下逐客令析毫剖厘西陵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