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析毫剖芒 ”。
“析毫剖厘”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總結如下:
該成語讀作xī háo pōu lí,字面意思是“分解毫毛、剖析厘米級的細節”,比喻對事物進行極其細緻入微的分析和推敲,強調觀察或研究的精細程度。
核心含義
形容對微小事物或複雜問題深入剖析,注重細節的全面把握,常用于形容科學家、研究者等專業人士的嚴謹态度,或形容普通人對問題的深思熟慮。
出處與典故
出自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二:“窮幽極微,至纖無際,析毫剖厘,刀铗鋒銳,不足言其細也。”,原文通過誇張手法,強調分析的精細程度連鋒利的刀劍也無法比拟。
用法特點
更多信息可查閱《漢語辭海》或《雲笈七籤》原文。
《析毫剖厘》是一個成語,意為非常仔細地分析和鑒定。它常用來形容人們對問題進行深入細緻的思考和研究。
《析毫剖厘》由四個字組成,每個字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析:木字旁,共5畫
毫:毛字旁,共10畫
剖:刀字旁,共9畫
厘:廠字旁,共8畫
《析毫剖厘》最早見于唐代張彜《東觀渌稿》:“才疏志大則使之析毫剖厘,時有所長則使之纡朱翰墨。”在古代文獻中也可以見到類似的用法。
在繁體字中,析、毫、剖、厘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然而,對于《析毫剖厘》裡的四個字,它們的結構和形态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1. 他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始終堅持要把問題析毫剖厘,以真正找到答案。
2. 這個科學家對待實驗數據總是非常認真,對每個細節都要進行仔細的析毫剖厘。
組詞:析解、剖析、毫厘
近義詞:一絲不苟、尋根究底、追根溯源
反義詞:粗枝大葉、膚淺、敷衍了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