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引和接待賓客之人;陪從者。 金 馮璧 《雨後看并玉所控諸峰》詩:“接武如朋簪,承迎如價儐。”
“價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義
“價傧”指古代負責導引和接待賓客的人員,也用于表示陪同或隨從的角色。這一詞彙源自“價”作為“介”的通假字,表示“介紹、引導”之意(“介”在古漢語中有引薦、傳達的作用)。
語境用例
在金代馮璧的詩句“接武如朋簪,承迎如價傧”中,“價傧”指代以禮迎接賓客的儀式性角色。
讀音與結構
“價”在“價傧”中讀作jiè(與“介”同音),而現代更常見的讀音為jià(如“價格”)。其字形結構為左右結構,部首為“亻”(人部)。
相關詞彙
類似用法的詞還有“價婦”(仆妾)、“價藩”(護衛)等,均體現“價”作為“介”通假時的含義。
“價傧”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禮儀中的接待者或陪同者角色,屬于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古代文獻或權威字典(如《漢語大詞典》)。
《價傧》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價和傧。
1. 價:
部首:人(亻)
筆畫:7畫
2. 傧:
部首:亻(單立人)
筆畫:15畫
《價傧》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早在《漢書·藝文志》中已有記載。它是漢族民間傳統婚事中的一個重要儀式,指代負責嫁接新娘的陪嫁女兒。
《價傧》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價僨」。
在古時候,「價傧」一詞的寫法稍有不同。以清朝時期為例,可以寫作「價儐」,其中「價」的構字部分為「⿰亻告」,而「儐」的構字部分為「⿰亻賓」。
1. 婚禮上,新娘的價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價傧的任務是安撫新娘的情緒,并确保她順利過渡到新的生活階段。
價值、伴娘、價目、價格、伴郎
女兒、女伴、撫兒、姑娘
新娘、新郎、姑爺、媳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