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酬的意思、赓酬的詳細解釋
赓酬的解釋
謂以詩歌與人相贈答。 宋 王安石 《題正覺相上人箨龍軒》詩:“此地七賢誰笑傲,何時六逸自賡酬。”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七》:“已而與之賡酬,則與集中作大異。”
詞語分解
- 赓的解釋 赓 (賡) ē 繼續,連續:赓續。赓韻(依照别人詩詞的用韻做詩詞)。 抵償,補償。 姓。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 酬的解釋 酬 ó 勸酒:酬酢。 用財物報答:酬勞。酬謝。酬金。報酬。 交際往來:應(宯 )酬。酬對。酬和(?)(用詩詞應答)。酬唱(用詩詞互相贈答)。 實現願望:壯志未酬。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赓酬”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gēng chóu,其核心含義是以詩歌與人互相贈答,常見于古代文人交往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義拆分:
- 赓:本義為“連續、繼續”(如“赓續”),引申為“酬答、應和”。
- 酬:指應答、回報,如“酬唱”“酬答”。
- 合稱“赓酬”即指通過詩歌進行連續的唱和與回應。
2.文學背景與用法
- 形式:古代文人常以詩歌作為社交媒介,通過創作詩句互相贈答,形成文學互動。例如宋代張耒在《偶作》中寫道:“賴有西鄰詩句好,赓酬終日自忘饑”。
- 特點:強調連續性和互動性,既有情感表達,也體現文采切磋。
3.曆史用例
- 王安石《題正覺相上人箨龍軒》:“此地七賢誰笑傲,何時六逸自赓酬”。
- 元代劉壎《隱居通議》提到“已而與之赓酬,則與集中作大異”,說明赓酬作品可能突破常規風格。
4.近義詞與關聯詞
- 赓和:指用詩歌回應他人作品。
- 酬唱:以詩詞互相贈答。
- 赓詠:連續吟詠詩歌。
“赓酬”是古代文人以詩歌互動的重要形式,兼具文學性與社交性。如需更多具體詩例,可參考宋代詩詞文獻或相關解析(如、2、5的引文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赓酬
赓酬是一個漢字詞,意為回報、報酬、酬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走(走之本義為行走)和酉(酉之本義為酒甕)。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赓酬的總筆畫數為13。
赓酬這個詞源于古代的禮制。在古代,人們因為得到了幫助、守護或服務,會用一些物品或金錢作為對于幫助者的回報和報酬。因此,赓酬也代表了一種回報的行為。
除了在簡體中文中使用的“赓酬”二字之外,繁體中文中則使用的是「賡酬」。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赓酬在古代使用的另一種寫法是「賡酬」。其中,「賡」表示上貴的義項,與赓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使用赓酬的例句:
- 他辛勤工作了一年,終于得到了應得的赓酬。
- 如果你能夠幫助我完成這個任務,我将會給予適當的赓酬。
- 在這個項目中,酬金已經包含了一些額外的赓酬。
以下是一些與赓酬相關的組詞:
以下是一些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報答、回報、獎勵
反義詞:幫助、服務、捐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