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丞相、三公、給事中等高官辦事的地方,以黃色塗門上,故稱。《南史·梁武陵王紀傳》:“ 武帝 諸子罕登公位,唯 紀 以功業顯著,先啟黃扉。” 唐 唐彥謙 《賀李昌時禁苑新命》詩:“黃扉議政參元化,紫殿稱觴拂壽星。” 明 楊珽 《龍膏記·開閣》:“黃扉霞彩,平泉波影,緑樹陰濃掩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舊黃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氣揚,廿四考中書模樣。”
(2).指丞相、三公、給事中等官位。《舊唐書·郭承嘏傳》:“ 文宗 謂宰臣曰:‘ 承嘏 久在黃扉,欲優其祿俸,暫令廉問近關。而諫列拜章,惜其稱職,甚美事也。’乃復為給事中。” 宋 黃朝英 《靖康缃素雜記》卷一:“給事舍人曰黃扉。” 元 蔣子正 《山房隨筆》:“乙亥糾義兵勤王,終以罔功,患難倚之為重。雖名為相,黃扉之貴,萬鐘之奉,無有也。”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恃權抄沒》:“衮衣玉帶位黃扉,執掌朝綱恁敢欺。”
(3).指宮門。 唐 陳子昂 《唐故循州司馬申國公高君墓志銘》:“含章丹穴,籍寵黃扉。” 唐 王維 《工部楊尚書夫人墓志銘》:“朝含香兮禮闈,夕青瑣兮黃扉。” 趙殿成 箋注:“黃扉猶黃闥,禁門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本朝 漢 臣入相,或迴翔部寺,或敭歷省臺,及身侍黃扉,大抵皤髮耆碩矣。”
“黃扉”是古代漢語中的特定稱謂,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高官辦公場所
指丞相、三公、給事中等高級官員處理政務的地方,因門塗黃色而得名。例如《南史·梁武陵王紀傳》記載“先啟黃扉”,即指此類官署()。唐代詩人唐彥謙詩句“黃扉議政參元化”也印證了這一用法()。
代指高級官職
直接象征丞相、三公等權位。如《舊唐書·郭承嘏傳》提到“久在黃扉”,即指郭承嘏長期擔任給事中等要職()。宋代文獻中亦用“黃扉”指宰相之位,如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身到黃扉止四人”()。
宮門别稱
廣義上可指代皇宮之門,如陳子昂《高君墓志銘》中“籍寵黃扉”,即暗喻宮禁()。
補充說明:黃色在古代象征尊貴,故“黃扉”既體現建築特征,也暗含權位等級。該詞多出現于史書與詩詞中,是了解古代官制與文化的重要詞彙。
《黃扉》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黃色的門。這裡的“黃”指的是顔色,而“扉”是古代稱呼正門的一種詞語。
《黃扉》的部首是“阝”和“戶”,它們分别表示“阜”和“戶”的形狀及其相關的意義。
《黃扉》一共有11個筆畫:黃(9畫),扉(8畫)。
《黃扉》這個詞語源于古代文獻,最早可以追溯到《列子·湯問》:“齊之田穀,崇朝而夕受。”後來在《詩經·小雅·黃锺》也有相關的描述。
《黃扉》的繁體字為「黃扉」,和簡體字的寫法一樣,隻是筆畫結構稍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例如,《黃扉》在古時候的寫法是「黃扉」。
1. 他家的門是紅色的,而我家的門是黃扉。
2. 回到家鄉,迎面映入眼簾的是一扇古老的黃扉。
1. 黃色的門:黃門。
2. 扉頁:指書籍中書寫簡要内容或序言的頁碼。
1. 黃門:也表示黃色的門。
2. 黃牌:指示交通違章或警告的黃色标志。
1. 紅門:紅色的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