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寶山的意思、寶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寶山的解釋

(1).對佛僧神道等所居之山的尊稱。《華嚴經·十回向品》:“ 阿僧祇 寶山以為垣墻周帀圍繞,清浄無礙。” 南朝 梁 蕭統 《玄圃講》詩:“試欲遊寶山,庶使信根立。”《西遊記》第三十回:“ 八戒 笑道:‘你看師兄説的話。寶山乃洞天福地之處,怎麼説度日之言也?’”

(2).聚藏寶物的山。《大智度論》卷一:“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 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一章:“這是一些探寶山的人,下海取珠的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寶山在漢語中主要有三層含義,均蘊含珍貴、富饒的意象:

一、字面本義:蘊藏珍寶的山

指天然富含金銀珠寶、礦産或珍稀資源的山體。此義強調其物質財富價值,如《現代漢語詞典》釋義:“比喻蘊藏寶貴資源的地方”。

二、佛教引申義:佛法智慧的象征

佛教典籍中,“寶山”喻指佛法蘊含的無量智慧與功德。如《佛學大辭典》釋:“佛法如寶山,入者皆得珍寶”,比喻潛心修習者可獲精神寶藏。禅宗語錄常以“入寶山空手回”警示虛度光陰者。

三、文化隱喻:珍貴機遇或人才荟萃之地

引申為機遇、知識或人才的集中處。典型用例為諺語“如入寶山空手回”(出自《中國諺語集成》),諷喻面對良機卻無所獲者。現代語境中,“人才寶山”等表述凸顯其聚合珍貴事物的抽象意義。

典籍佐證:

《五燈會元》卷九:“寶山到日,莫令空手。”

明代謝肇淛《文海披沙》:“身入寶山不識寶,空手歸時悔已遲。”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1922年.
  3.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諺語集成》. 中國ISBN中心出版.

網絡擴展解釋

“寶山”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不同語境和文化背景可作如下解釋:

一、宗教與神話中的含義

  1. 佛道修行聖地
    指佛僧、神道居住的尊貴山嶽,象征清淨無礙的修行之地。例如《華嚴經》提到“阿僧祇寶山以為垣墡”,南朝梁蕭統的詩句“試欲遊寶山,庶使信根立”也體現了這一意象。

  2. 神山尊稱
    在神話傳說中,寶山被賦予鎮守瑞氣的風水意義,如提到的“鳳凰山鎮住四方瑞氣”。


二、現實與比喻意義

  1. 藏寶之山
    字面指蘊藏珍寶的山峰,如《大智度論》中“入寶山自在取寶”,現代文學中亦用于形容資源豐富的地區(如蕭軍《五月的礦山》)。

  2. 成語引申
    比喻極具價值的事物或機遇,常見用法如“既入寶山,豈可空手而歸”。成語強調對珍貴資源的把握。


其他相關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文化典故,可參考、2、3中的古籍原文及例句。

别人正在浏覽...

安志把杯飽腹彼各布宣承當陳情吃口令抽解黜辱躭閣倒茬道肥道念地方部隊發孝風器負電該贍感詠臯鷄各自骨利荷錢鴻振奬金獎學金加人瘠觳噤齘舊愛譏谪鞠戲刻斲空假塊偉圹圹藍绶聯界慢吞吞毛頭紙鬧音音罄乏入理切情賞募深根固本筮卦詩牋爽快束景説論四七損軍折将他方棠郊成政讨巧讬咐吐圖鮮冠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