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賞募的意思、賞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賞募的解釋

懸賞招募。《後漢書·滕撫傳》:“又廣開賞募,錢、邑各有差。”《三國志·魏志·劉晔傳》:“豈況明公之德,東征西怨,先開賞募,大兵臨之,令宣之日,軍門啟而虜自潰矣。”《晉書·馬隆傳》:“公卿僉曰:‘六軍既衆,州郡兵多,但當用之,不宜橫設賞募,以亂常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賞募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懸賞來招募人員或征集物品,常見于軍事或官方文書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釋義與語源

  1. 字義分解

    • 賞:本義為獎賞、賜予財物,引申為公開承諾的報酬(《說文解字》:賞,賜有功也)。
    • 募:指廣泛征集、招募(《玉篇》:募,廣求也)。

      二者結合,強調以物質獎勵為手段吸引他人效力。

  2. 整體詞義

    指官府或軍隊通過發布懸賞公告,招募勇士、謀士或征集特定物資的行為。例如《後漢書·南匈奴傳》載:“宣示賞募,明其期約”,即通過明确賞格招募人員執行任務。


二、曆史文獻用例

  1. 軍事場景

    • 《三國志·魏書》記載曹操“賞募降胡,厚其資賞”,指以重金懸賞招降胡人部落。
    • 《宋史·兵志》載宋真宗“賞募邊民為耳目”,懸賞邊境民衆擔任偵察。
  2. 民事應用

    明代《荒政考》提及地方災荒時“賞募商賈輸粟”,即懸賞鼓勵商人運輸糧食赈災。


三、語義演變與現代關聯

  1. 古代特征

    賞募具有契約性質,需明确賞格标準(如擒敵、獻計、納糧),常見于檄文、诏令,體現古代資源動員機制。

  2. 現代轉化

    概念延伸至“懸賞通告”“有獎征集”等,如公安機關懸賞通緝、企業征集創意方案,但“賞募”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


引用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釋義依據)
  2. 範晔. 《後漢書·南匈奴傳》. 中華書局點校本. (曆史用例)
  3. 脫脫等. 《宋史·兵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軍事用例)
  4. 林希元. 《荒政考》. 明代經濟文獻彙編. (民事用例)

(注:因古籍原始文獻無直接可鍊接的權威電子版,來源标注以通行紙質版本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賞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通過懸賞的方式招募人才或征集資源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賞募”由“賞”(懸賞)和“募”(招募)組合而成,意為懸賞招募。常見于古代軍事或行政活動中,通過財物、爵位等獎勵吸引民衆參與特定任務。

2.曆史用例

3.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軍事征召(如招募士兵)或行政需求(如征集物資),通過物質激勵提高民衆參與度,屬于古代國家治理中的一種策略性手段。

4.詞義結構

5.現代關聯

現代類似概念如“懸賞通緝”“有獎征集”,但“賞募”更側重系統性招募而非單一事件,常見于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中的詞條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半古飽嗝兒迸芽璧角層城産兒長價琛缡臣妾陳室馳求抽彩大巧若拙大用德雷克海峽笃耨放廢佛境凫乙高京孤立無助黑煤滑七擦回紋機夾帶解囊相助禁寺濟危開物口諧辭給诳告筐籠魁瓌類次立地生根露見賣乖乖鵬賦偏威譴誡翹秀挈瓶之智齊驅并驟曲繩日崩神使鬼差神照侍讀事幹收生妪説不上來肅對梭發天合退膘外材抏獘文統鮮車怒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