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very capable or talented person]
(2) 高士
高人何點,蹑屩(草鞋)于 鐘阿;征士 劉虯,獻書于衛兵。—— 南朝梁· 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3) 學術、技能高超的人
(1).超人,不同凡俗。《商君書·更法》:“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驚於民。” 蔣禮鴻 錐指:“高人,過人也。”
(2).指才識超人的人。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餘閲見知名之高人,洽聞之碩儒,果以窮理盡性,研覈有無者多矣。” 宋 蘇轼 《淨因院畫記》:“世之工人,或能曲盡其形,而至於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辦。”《文彙報》1992.2.6:“不知是哪位高人一語道破:‘觀衆是傻子,演員是瘋子,導演是騙子。’”
(3).志行高尚的人。多指隱士、修道者。《晉書·邵續傳》:“ 續 既為 勒 ( 石勒 )所執,身灌園鬻菜,以供衣食。 勒 屢遣察之,歎曰:‘此真高人矣。不如是,安足貴乎!’” 唐 李鹹用 《題劉處士居》詩:“幹戈謾道因天意, 渭水 高人自釣魚。”《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聽見就像神附着的發了瘋,從此不應考了,要做個高人。” 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終于還引動了 首陽村 的第一等高人 小丙君 。”
“高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信息如下:
思想或行為高尚的人
指品德超群、志行高潔的人,常與隱士或修道者相關聯。例如《商君書》提到“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於世”,強調其超凡特質。
學識或技能卓越的人
多用于形容在學術、藝術、技術等領域造詣深厚者。如蘇轼《淨因院畫記》中“非高人逸才不能辦”,突顯專業能力。
網絡流行語中的“高手”
現代語境下,可指某方面有特長的人,如“遊戲高人”“編程高人”。
字面含義:身材高大者
較少使用,但部分詞典收錄此義項。
曆史淵源
最早見于《商君書》,原指超越常人的行為或見解(“高人,過人也”),後逐漸擴展至品德與才能層面。
使用場景
既可用于正式語境(如古籍、學術讨論),也可用于日常或網絡交流,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例句或網絡用法,可參考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