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君的意思、邦君的詳細解釋
邦君的解釋
(1).古代指諸侯國君主。《書·伊訓》:“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 孔 傳:“諸侯犯此,國亡之道。”《後漢書·陰識傳》:“自是已後,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頃,輿馬僕隸,比於邦君。”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凡在人倫不得其死者,邦君已上皆謂之弑,卿士已上通謂之殺。此又《春秋》之例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有一本卷子,那破題是:‘聖人思邦君之妻,愈思而愈有味焉。’”
(2).指刺史等地方官。 唐 韓愈 《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詩:“維昔經營初,邦君實王佐。” 宋 曾季貍 《艇齋詩話》:“ 老杜 ‘燈影照無睡,心清聞妙香’, 韋蘇州 ‘兵衛森畫戟,燕寝凝清香’,皆曲盡其妙。不問詩題, 杜 詩知其宿僧房, 韋 詩知其為邦君之居也,此為寫物之妙。” 清 方文 《蔡中郎八分書歌》:“寄語邦君覆以屋,勿令風雨生苔痕。”
詞語分解
- 邦的解釋 邦 ā 國:友邦。鄰邦。邦交(國和國之間的正式外交關系)。邦國(國家)。邦人(本國的人)。 國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君的解釋 君 ū 封建時代指帝王、諸侯等:君主。君子(a.舊指貴族、統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國君。君權。君臨。君側。 古代的封號: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長安君。 對對方
網絡擴展解釋
“邦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古代諸侯國的君主,即分封制下各諸侯國的統治者。該詞由“邦”(國家或地區)和“君”(君主)組合而成,強調國家領導者的權威與地位。例如《尚書·伊訓》記載:“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意指諸侯若有過失會導緻國家滅亡。
二、延伸含義
在曆史文獻中,“邦君”也泛指地方高級官員,如唐代刺史等。例如《後漢書·陰識傳》提到“輿馬僕隸,比於邦君”,将地方官員的地位與諸侯類比;唐代韓愈的詩句“維昔經營初,邦君實王佐”則直接以“邦君”指代地方官。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古典文學及政治讨論中,既可描述先秦諸侯,也可借指後世地方行政長官。
網絡擴展解釋二
啊,你好!很高興能幫助你!邦君這個詞啊,意思嘛,其實是指國家的君主哦。邦君可以拆分為部首"⺈"和"君",這是一個普通話的漢字。部首"⺈"代表人,"君"代表君主或者國家。通過這兩個字的結合,就可以表示國家的君主啦。
關于邦君的來源嘛,它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這本字典中,可以說是漢字的一個曆史遺存啦。當然,由于時間的推移和地域的不同,邦君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也有所不同哦。像邦君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别。但不管怎樣,它代表的含義是一樣的,都是指國家的君主呢。
邦君這個詞在句子中的例子嘛,可以是這樣的:"和平的邦君統治着這個國家"。這句話中,邦君表示國家的君主,統治表示國家的領導。
關于組詞方面,我想你可以根據這個詞的意思來構造一些有關國家君主的相關詞彙。比如說,"國君"、"君主"、"君王"等等。
至于近義詞和反義詞嘛,我覺得近義詞的話可以考慮"國主"、"國王"等,而反義詞的話,可以考慮"臣民"、"百姓"之類的詞語。
希望我對你提供的問題有幫助哦!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隨時都可以問我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