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篙艣的意思、篙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篙艣的解釋

亦作“ 篙櫓 ”。撐船搖船的工具。 元 王恽 《挽漕篇》:“先須括流沙,推挽代篙艣。” 元 李存 《贈胡巡檢民》詩:“波濤隨地有,切莫倦篙櫓。”《剪燈新話·鑒湖夜泛記》:“常乘一葉小舟,不施篙艣,風帆浪檝,任其所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篙艣是古代漢語中表示船具的複合詞,由“篙”和“艣”兩部分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篙”指撐船用的長竹竿或木杆,用于淺水區推動船隻行進;“艣”通“橹”,指安設在船尾或船側的劃水工具,通過搖動産生推力,適用于深水區域。兩者組合後,“篙艣”特指船舶上配合使用的撐船工具與搖船裝置,體現古代航運技術的協同作業原理。

從詞源學分析,“篙”字從竹高聲,強調其材質與功能;“艣”則為形聲字,從木魯聲,印證其木質結構與人力操作特性。《古代漢語詞典》指出,該詞常見于宋元文獻,如《夢溪筆談》記載江南水運“篙艣并用,晝夜不息”,反映其在内河運輸中的核心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艣”已統一規範為“橹”,故當代辭書多采用“篙橹”作為标準詞形。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中華書局《中華字海》第358頁關于異體字的說明,或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第217條船舶器具類目。

網絡擴展解釋

“篙艣”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2.詞源與文獻引用

3.異體字說明

4.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剪燈新話》或元代詩詞集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班白卞躁不多除滌觸發器滴溜打拉副馬負途诰教工件黑津津闳厰皇祚回波将飛翼伏簡核皎澄急波波結扭寄飯機钤揫收蹻騰駿乘卡秋莎空自臉模子連四留目六體落拓不羁芒屣袤廣明論内涵捏撮您老扭虧為盈旁騎皮褐竊位素餐球路錦驅納軟紅塵生品射妖屍場十雨五風雙廟爽指慝禮髫小圖謀不軌望而卻步痏疥問遂武鄉試小受大走邪淫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