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問遂的意思、問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問遂的解釋

亦作“ 問墜 ”。詢問水中可涉的途徑。《晏子春秋·雜上二十》:“溺而後問墜,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荀子·大略》:“迷者不問路,溺者不問遂,亡人好獨。” 楊倞 注:“遂,謂徑隧,水中可涉之徑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問遂”一詞在現代漢語标準詞彙體系中暫未形成獨立詞條收錄于《漢語大詞典》或《現代漢語詞典》。從構詞法角度分析,該詞組由“問”與“遂”兩個單字複合而成,可作如下分釋:

“問”字在《說文解字》中釋義為“訊也”,本義指有目的的探詢行為,引申出問候、審問、追究等七種義項,在《古代漢語字典》中标注為會意字,從口從門,體現言語通達之意。

“遂”字在《康熙字典》收錄十四種用法,核心義項包含“通達”“成功”“順應”三層内涵,《漢字源流精解》特别指出其字形演變中“辵”部與“㒸”部的組合,暗含“行進達成”的意象。

二字組合的“問遂”結構,在現存文獻中可見兩種特殊用法:一為明代方志中“問遂于道”的用例,此處作“沿路詢問”解;二為清代契約文書裡“問遂其事”的表述,含“追查落實”之義。該詞組現代多見于個别方言區的口語表達,具體語義需結合語境判定。

網絡擴展解釋

“問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指詢問水中可涉的途徑,即向他人打聽可安全渡水的路徑。
  2. 異體形式:也寫作“問墜”,屬于通假用法。

出處與典籍引用

字義延伸

用法示例

該詞屬于生僻古語,常見于先秦典籍。如需進一步了解“遂”的更多用法(如“半身不遂”讀suí),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殘羹剩飯參亂産生鋤犁膽勇典式丁零剟材鳳眼草傅奏趺座關吏過敗豪門巨室戶辚堅勁即即經界鼱鼩經緯度緝取疾視急政菤耳客思擴音器臘克拉手斂葬利己損人柳膠廬室密對摩爾多瓦臑臑片兒會強立棄劍漆文熱恩稔禍三街六巷山郭睒眒史晨碑手闆支頤四秋套路條鞭法條肄土粉子外部矛盾王常慰誨五色魚霧舒鮮肥綫索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