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诰教的意思、诰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诰教的解釋

告誡、教育。《書·酒诰》:“ 文王 誥教小子,有正有事,無彜酒。” 孔 傳:“小子,民之子孫也。正官治事謂下羣吏。教之皆無常飲酒。” 唐 元稹 《戒勵風俗德音》:“備列祖宗之書,願垂戒勵之詔。遂申誥教,頗用殷勤。”參見“ 誥毖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诰教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複合詞,由“诰”與“教”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化背景理解:

一、核心釋義

指帝王或尊長以書面形式(诰書)發布的訓誡與教化。

二、曆史語境中的運用

  1. 官方文書:如周代《尚書·大诰》是周公以成王名義發布的平叛動員令,兼具政令與道德教化功能。
  2. 家族訓導:明清家族常以“诰教”為名編纂家訓集,如《朱子诰教》強調倫理規範。
  3. 禮儀性質:清代“诰命夫人”封號中的“诰”字,隱含對女性德行的教化期待。

三、現代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但在研究古籍、曆史文獻時仍具價值,其精神内核可理解為權威性的道德訓導,區别于普通教育(如《漢語大詞典》将其歸類于“古代教化用語”。


參考資料

  1. 《說文解字》釋義:漢典網 zdic.net
  2. 明清家訓研究:國學大師 guoxuedashi.com
  3. 清代封號制度:中國曆史研究院 cass.cn
  4.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國學迷 guoxuemi.com

網絡擴展解釋

“诰教”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gào jiào,其核心含義為告誡、教育,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具有權威性的教導意味。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诰教”由“诰”與“教”組成:


二、文獻例證

  1. 《尚書·酒诰》
    文中提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無彜酒。”
    據孔穎達注解,“小子”指百姓子孫或下級官吏,意為文王告誡他們不可沉溺于飲酒。

  2. 唐代元稹《戒勵風俗德音》
    文中使用“遂申诰教,頗用殷勤”,表明通過诰教形式強調對風俗的規範。


三、用法與語境


四、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教育制度或《尚書》相關内容,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詞典來源(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愛人好士安存擺班榜谕參候謿讛崇庳催發島夷頂搭短骨段子豐覇焚屍伏藏甘石割地求和貴身過存牿亡含含皓旰浩洋候缺颒面夾磨監犯降誕艱子竭力鸠衆具慶連衽膫兒劉海粟龍馬明發木料納女腦袋瓜子蟠委帡幪貧嘴薄舌頃月仍是人戶榮氣商均擅彊盛顔棯麗收果水潔冰清送字樣子陶竈天獄通路羨漫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