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薄徒的意思、薄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薄徒的解釋

淺薄無知或浮薄輕佻的人。 唐 元稹 《戒勵風俗德音》:“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曾無恥格,益用凋刓,小則綜覈之權見侵於下輩,大則樞機之重旁撓於薄徒。” 唐 林寬 《曲江》詩:“傾國妖姬雲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沒用處》:“奈何近世薄徒,自為岸谷,以含毫紙墨為末事,以察言守分為名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薄徒是漢語中具有特定語義組合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詞法和文獻用例兩個角度解析。

  1. 詞義解析

    “薄”在古漢語中多表示“輕視”“淺薄”或“微少”,如《論語·衛靈公》中“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的“薄”即含“輕”義。“徒”則指某一類人,如門徒、信徒。組合後,“薄徒”多指學識淺薄、品行不端的群體,或特指輕視禮法、行為不檢之人。例如《漢書·藝文志》提及“薄徒嚣然”即形容此類人(來源:《漢語大詞典》)。

  2. 出處與語義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鹽鐵論·褒賢》中“薄徒巧僞”形容虛僞之徒(來源:中華書局《鹽鐵論校注》)。唐宋以後,“薄徒”詞義逐漸泛化,可指代浮誇不實的文人群體。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将其釋為“薄德之徒”,強調道德層面的貶義(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說文解字注》)。

  3. 用法與例句

    在古代文獻中,“薄徒”常作主語或賓語,例如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中“薄徒争以詭詞炫俗”,指淺薄者以奇談怪論博取關注(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藝苑卮言校注》)。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文言風格文本或學術考據中。

網絡擴展解釋

“薄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指淺薄無知或浮薄輕佻的人
    這一含義在古籍中較為常見,例如唐代元稹的《戒勵風俗德音》中提到“大則樞機之重旁撓於薄徒”,林寬《曲江》詩中也有“薄徒公子雪衫輕”的描述()。現代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均沿用此釋義,形容人的品行不端或輕浮。

  2. 成語:指對幫助自己的人心存懷疑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歸為成語,解釋為“不信任他人意圖或動機”。但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二、讀音與結構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作品中,例如批評某人“薄徒無行”,或形容群體“薄徒之輩難成大事”。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現代詞典及語言學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拔絕碑洞表舅辟舉吃穿用度寵憚出行觸着麤誕遞杯丁田斷弦再續風中秉燭紛劇崗舍鲠谔管道系統瓜皮搭李皮孤掌海涵地負彙價減緩簡微解款棘蘿稽任極壽狂言遼東白鸖灓水羃曆南亞頻婆菓皮條迫猝恰限切片機窮交全職繞口日前濡泃三才僧樓麝香山實落收缭書脊祀孔逃刑天災同出通工易事晚車網蜽僞廉逶折兀臲下痢邪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