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裝廉潔。《晏子春秋·問上二十一》:“内重爵祿,而外輕之以誣行,下事左右,而面示公正以僞廉。”
“僞廉”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ěi lián,其核心含義為假裝廉潔,表面正直但實際虛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指表面上故作清廉姿态,實則隱藏不道德或腐敗行為。常用于形容那些用道德外衣掩飾私利的人,例如官員或公衆人物在公開場合宣揚廉潔,私下卻貪污受賄。
詞語結構
曆史出處
最早見于《晏子春秋·問上二十一》,原文提到:“面示公正以僞廉”,描述某些人通過虛僞的廉潔形象博取信任。
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晏子春秋》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僞廉(wěi lián)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其中“僞”部由“人”字旁和“犬”字旁組成,表示“僞假”、“虛僞”之意;而“廉”部由“廣”字旁和“廠”字旁組成,表示“廉潔”、“正直”的含義。
這個詞來自于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明代王守仁的《三字文》中。在該文中,作者用“僞廉”指代那些外表看起來正派廉潔,卻實際上虛僞不誠實的人。
繁體字“偽廉”保留了部首結構,隻是在書寫時演變為了繁體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僞”字相對簡化,字形并未有太大變化,但在“廉”字的演變中,部首中的“廣”字旁幾乎完全消失,現代寫法比較接近古代字形。
以下是一些關于“僞廉”的例句: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正直,但實際上是個僞廉之徒。
2. 這個政客號稱廉潔無私,但事實上他卻經常參與************活動,可以說是僞廉的典型代表。
3. 不要被他的僞廉所蒙蔽,要善于辨别真假。
- 僞善:僞假而表現得正直善良。
- 僞造:以虛假的手段制造出來。
- 廉政:指正派廉潔的政治。
- 廉明:指人品正直、光明磊落。
- 虛僞:指人為了利益而假裝的表現,與僞廉的意思相近。
- 假善:指為了給人好印象而做出的表面上的好人好事,也可以與僞廉替換使用。
- 真誠:指真實、坦率的表現,與僞廉恰好相反。
- 廉潔:指純潔、正直而且不收受賄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