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負名的意思、負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負名的解釋

享有盛名。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孝文帝》:“是時,待詔 賈山 諫以為‘不宜數從郡國賢良吏出遊獵,重令此人負名,不稱其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負名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均體現其承載、擔負的核心含義:


一、享有名聲;背負聲譽

指因某種特質或行為而獲得社會認可的名望,常含被動承擔之意。

古籍例證:

《後漢書·獨行列傳》載趙苞事迹:“以義割恩,負名千古。”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聶小倩》:“甯采臣,浙人,性慷爽,負名節。”

現代釋義:

多用于形容人物因品德、功績或特殊經曆被賦予的社會評價,如“負名鄉裡”“負名文壇”。


二、承擔罪名;背負污名

指被動或主動接受某種負面評價或罪責。

古籍例證:

《史記·酷吏列傳》載張湯事:“湯為廷尉,負名陷人于罪。”

唐代劉知幾《史通·惑經》:“賢者負名而受謗,不肖者匿瑕以邀譽。”

現代釋義:

強調承受不實指控或污名化标籤,如“負名逃亡”“負名苟活”,隱含冤屈色彩。


詞源解析:

“負”本義為背負(《說文解字》:“負,恃也”),引申為承擔;“名”指聲譽或罪名。二字組合後,通過具體語境分化出褒貶雙義,體現漢語詞彙的辯證性特征。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第10冊,頁789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頁412
  3.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卷八十一
  4. 《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一百二十二

網絡擴展解釋

“負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ù míng,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和語境判斷:


1. 基本含義與争議


2. 使用建議


“負名”的準确含義需結合語境,但主流解釋為“享有盛名”。若遇到矛盾釋義,建議以權威古籍或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阿炳扁形動物撥雲睹日藏幸差馳純熟呆頭大羅點穴頂門一鍼逗引放試煩煎封山富叟嘎錦告老還家擱闆歸伏果霜黃蘆樹戶籍渾然無知椒德蛟水教指迦文甲劄節麾妓航孔粒酷切酷痛老靠梁園六文爐拂牛性僻野切議取快一時辱照三闾失單事況私鑄錢酸母田冊同隊屯萃丸熊問安視膳卧車無舌無私無緣下拜鏬隙熙皥醯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