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负名的意思、负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负名的解释

享有盛名。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孝文帝》:“是时,待詔 贾山 諫以为‘不宜数从郡国贤良吏出游猎,重令此人负名,不称其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负名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两种释义,均体现其承载、担负的核心含义:


一、享有名声;背负声誉

指因某种特质或行为而获得社会认可的名望,常含被动承担之意。

古籍例证:

《后汉书·独行列传》载赵苞事迹:“以义割恩,负名千古。”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浙人,性慷爽,负名节。”

现代释义:

多用于形容人物因品德、功绩或特殊经历被赋予的社会评价,如“负名乡里”“负名文坛”。


二、承担罪名;背负污名

指被动或主动接受某种负面评价或罪责。

古籍例证:

《史记·酷吏列传》载张汤事:“汤为廷尉,负名陷人于罪。”

唐代刘知几《史通·惑经》:“贤者负名而受谤,不肖者匿瑕以邀誉。”

现代释义:

强调承受不实指控或污名化标签,如“负名逃亡”“负名苟活”,隐含冤屈色彩。


词源解析:

“负”本义为背负(《说文解字》:“负,恃也”),引申为承担;“名”指声誉或罪名。二字组合后,通过具体语境分化出褒贬双义,体现汉语词汇的辩证性特征。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第10册,页789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页412
  3.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卷八十一
  4.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卷一百二十二

网络扩展解释

“负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fù míng,其含义存在两种不同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和语境判断:


1. 基本含义与争议


2. 使用建议


“负名”的准确含义需结合语境,但主流解释为“享有盛名”。若遇到矛盾释义,建议以权威古籍或词典(如《汉语大词典》)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宝珍不声不气唱诗班朝开暮落花痴绝传诵触媒春赋麤恶崔徽殚精毕力电割二车二人同心奉差公夏候车室欢慰洊叠践跚骄亢节母浸漫进贤星救黥医劓峻制寇没枯朽之余拉长喇者林箊麦穗两岐马郑明远车米潘木本之谊南徐排钟墙粉青工秦篆丘壑丘吾乳婢商埠沙瓶守行霜叶属虑四筵岁时伏腊肃振踏蹙太上之忘情腾拏亡失慰视武阳下禄献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