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漢 尚書屬吏。《後漢書·百官志三》:“令史十八人,二百石。本注曰:曹有三,主書。後增劇曹三人,合二十一人。”
(2).泛指政務繁劇的郎官曹吏。 唐 孫逖 《送趙大夫護邊》詩:“欲傳清廟略,先取劇曹郎。” 宋 陸遊 《賀禮部曾侍郎啟》:“刑名錢穀,獨號劇曹。”
“劇曹”一詞在曆史文獻中有兩個主要釋義,結合不同來源可歸納如下:
漢代尚書屬吏
指漢代尚書省下設的官吏,主要負責處理繁重的文書事務。根據《後漢書·百官志三》記載,原本設有十八名令史,後因政務增多,增設“劇曹三人”以分擔工作。
泛指事務繁重的官職
唐宋時期擴展為對政務繁忙的郎官、曹吏的統稱。例如:
字義解析
常見誤用
有現代資料将“劇曹”拆解為“戲劇”與“曹操”,引申為“才華橫溢”(如),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建議以曆史釋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或唐宋詩文集原文。
劇曹(jù cáo),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斤”和“曰”,總計五畫。
劇曹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書寫。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繁體字采用了更多的筆劃和獨特的形态。劇曹在繁體字中寫作「劇曹」。
在古代,劇曹的書寫形式可能有所變化。例如,在篆字時期,劇曹可能寫作「」。而到了隸書時期,則可能寫作「劇書」。
下面是幾個關于劇曹使用的例句:
1. 他在劇曹的圈子裡很有名氣。
2. 這個問題需要劇曹處理。
以下是劇曹的相關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劇曹圈子、劇曹處理
近義詞:劇烈、激烈
反義詞:平靜、溫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