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袴的意思、縛袴的詳細解釋
縛袴的解釋
謂紮緊套褲腳管,以便騎乘。亦泛指戎裝。《宋書·沉慶之傳》:“ 湛 被收之夕,上開門召 慶之 , 慶之 戎服履靺縛袴入。”《隋書·禮儀志六》:“車駕親戎,則縛袴,不舒散也。” 清 吳偉業 《楚兩生行》:“途窮重走 伏波 軍,短衣縛袴非吾好。”
詞語分解
- 縛的解釋 縛 (縛) ù 捆綁:綁縛。手無縛雞之力。解縛。 拘束:束縛。作繭自縛。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袴的解釋 袴 ù 同“褲”。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縛袴”一詞在曆史文獻和現代解釋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
字面本義
指古代将褲腿紮緊的裝束,常見于軍事或騎乘場景。這種設計便于行動,多見于戎裝(如《宋書·沉慶之傳》記載沈慶之“戎服履靺縛袴入”),後來也用于形容帝王親征時的裝束()。
-
引申比喻義
現代漢語中,“縛袴”被引申為成語,比喻身體或行動受限制的狀态。例如形容人陷入困境無法脫身,或組織發展受外部約束()。
發音差異說明:
曆史文獻中多注音為“fù kù”,而部分現代詞典标注為“fù kū”,可能與方言或古今語音演變有關。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讀音。
應用示例:
清代吳偉業《楚兩生行》中“短衣縛袴非吾好”,既描述裝束特點,又暗含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巧妙結合了本義與比喻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縛袴》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來形容袴褲束縛在身體上。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闡述這個詞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縛袴》的第一個字是“縛”,部首是“缶”,共有幾筆。
《縛袴》的來源:《縛袴》這個詞來自于古代漢語,具體出處暫時無法查證。
繁體:《縛袴》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現代漢字《縛袴》在古代可能會有不同的寫法,但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例句:他的縛袴束縛得緊緊的,走起路來有些不便。
組詞:縛住、袴帶、束縛、緊縛等。
近義詞:束縛、纏繞、限制、拘束等。
反義詞:自由、解脫、放松、開放等。
以上就是關于《縛袴》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的解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