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庬的意思、敦庬的詳細解釋
敦庬的解釋
見“ 敦厖 ”。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庬的解釋 庬 á 大。 多毛的狗。 庬 é 〔庬澒( 筆畫數:; 部首:廣; 筆順編號:恘 )〕古人指宇宙形成前的原始混沌狀态,如“踰庬庬于宕冥兮,貫倒影而高厲。” 庬 á 古同“龐”。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敦庬”是“敦厖”的異體寫法,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
豐厚、富足
多用于描述物質或生活的豐裕狀态。例如:
- 《左傳·成公十六年》提到“民生敦厖”,杜預注解為“敦,厚也;厖,大也”,指百姓生活富足。
- 《國語·周語上》中“敦庬純固”亦強調通過農耕實現物質豐饒。
-
敦厚、質樸
側重品性層面的淳樸厚重。例如:
- 漢王充《論衡·自紀》以“敦厖之樸”形容人質樸無華。
- 《後漢書·孔融傳》用“古者敦庬”表達對淳樸民風的追述。
補充說明:該詞在宋代詩詞中仍有沿用(如黃庭堅詩句),但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多見于古籍或文學創作。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區分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庬(dūn méng)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督導、督責”之意。這個詞的部首是“聿”(yù),筆畫數為9畫。敦庬一詞的來源尚無确切的文獻記載,但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使用了繁體字形“盾望”。這個詞在句子中的用法與近義詞“督促”相似,表示驅使、監管或督責他人完成某項任務。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經理敦庬員工完成工作任務。
2. 他被敦庬着按時上交報告。
3. 老師敦庬學生認真學習。
一些與敦庬相關的詞彙:
1. 近義詞:督促、督導、追責
2. 反義詞:寬容、縱容、放任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