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符表的意思、符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符表的解釋

(1).外表。 漢 徐幹 《中論·法象》:“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性情怡。”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終如其言,一無差錯,必能簡精鈍於符表,詳舒急乎聲氣。”

(2).顯露的征兆。《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是以達人研道,探頤索微,觀天運之符表,考人事之盛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符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指古代用于傳遞信息、記錄事項或作為憑證的文書或标記。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符”本義為古代朝廷傳達命令的憑證,以竹木制成,上書文字後剖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以驗真僞;而“表”則指臣子呈遞給君主的奏章類文書。二者結合後,“符表”在文獻中主要有三層含義:

  1. 官方憑證功能

    作為古代行政體系中的重要載體,符表特指加蓋印信的官方文件,常見于漢代簡牍文書,如《居延漢簡》中記錄的“符表”多用于邊關通行、物資調撥等軍政事務。

  2. 文書格式特征

    符表具有固定格式,需包含時間、事由、責任人等信息,并遵循“右券為符,左券為表”的拆分核驗制度。此制可見于《漢書·文帝紀》注引如淳曰:“符,竹使符也,表,檄書也。”

  3. 宗教儀式擴展

    在道教文獻中,“符表”演變為齋醮儀式中焚化上奏神靈的章表,如《道藏》收錄的《赤松子章曆》詳述了符表在宗教活動中的特殊書寫規範與使用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雖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行政制度、簡牍文獻及宗教文化時仍具學術價值。相關考釋可參考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第8冊第1296頁及文物出版社《居延漢簡釋文合校》等權威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符表”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時代背景有所不同,主要可從以下兩個層面理解:

一、成語含義(象征性表達)

作為成語,“符表”指通過文字、符號等具有象征意義的表達方式。


二、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1. 外表
    漢代徐幹《中論·法象》提到“符表”指人的容貌或外在表現,如“容貌者,人之符表也”。
  2. 征兆
    《三國志·蜀志》中“符表”指顯露的征兆,如“觀天運之符表”,與吉祥預兆相關(如“符瑞”)。

總結對比

含義類型 核心解釋 典型用例
成語(現代) 象征性、隱晦的表達方式 文學創作、情感傳遞
古代詞義 外表或自然/人事的征兆 哲學論述、曆史文獻分析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中論》《抱樸子》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比特玻瓈泉不介意藏鋒斂銳蒼苔參隨察今知古塵至瘄疹黨舊丹綸蹈刃不旋大頭娃娃大頭針雕麗吊樓刁巧滴溜嘟噜二望法師法王家肺石風清高哲跟跖鬼傭過腔還言化洽火前堅蒼見雀張羅急巴巴禁不起靖獻錦笮舊唱老把式粼粼溜走瘻管妙演目瞪舌挢配樂乾俸契己邛萊戎事少相世家子識考讨饒特賜脫氣微說務要先兒蝦王徯獲赩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