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戎事的意思、戎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戎事的解釋

[military affairs] 軍事,戰争

詳細解釋

(1).軍事;戰事。《左傳·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産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将與人易。” 漢 桓寬 《鹽鐵論·擊之》:“先帝之時,郡國頗煩於戎事,然亦寬三陲之役。”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待戎事稍平,即依常式。” 清 唐甄 《潛書·卿牧》:“數軍實,核籍伍,教行陳,嚴約束,乃戎事之常。”

(2).指軍容。 明 邵璨 《香囊記·點将》:“休誇軍令嚴明,且説他戎事整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戎事”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深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與軍事相關的活動或事務。《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戰事;軍事”,強調其特指戰争時期的武裝行動。從詞源學分析,“戎”在甲骨文中象形為兵器,後引申為軍隊、征伐;“事”則指事務、職守,二者結合後形成以軍事為核心的概念場域。

該詞在先秦典籍中已高頻使用,《左傳·成公十六年》載“軍政不戒而備,能用典矣”,杜預注“戒,敕令;戎事,軍旅之政”,說明古代軍事管理體系中的規範運作。《詩經·小雅·漸漸之石》中“武人東征,不遑朝矣”的記載,孔穎達疏解為“戎事有常,雖則勞苦,不敢懈怠”,體現古代軍務的嚴肅性與紀律性。

現代漢語中,《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有關軍隊或戰争的事務”,詞義範圍從具體戰事擴展到軍事管理領域。值得注意的是《辭源》特别指出,該詞在古籍中常與“祭祀”對舉,構成古代國家“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核心政務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戎事”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戎事”指軍事、戰争相關的事務,涵蓋軍隊管理、戰事行動等。例如《左傳》中“今乘異産以從戎事”即描述戰馬在軍事行動中的使用場景。

二、文獻出處

  1. 先秦典籍
    《左傳·僖公十五年》提到戰馬與軍事行動的關系,《禮記·檀弓上》記載“戎事乘骊”(戰事用黑色公馬駕車),體現古代軍事儀制。
  2. 漢代至清代
    桓寬《鹽鐵論》用“戎事”指代邊疆戰事,清代唐甄《潛書》則以“戎事之常”強調軍事常規。

三、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中,“戎事”也指軍容軍紀,如明代戲曲《香囊記》中“戎事整齊”描述軍隊紀律嚴明。

四、詞源解析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研究或古文解讀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鏖糟寶旛扁對蒼黃超塵逐電赤冀答聲雕鵬滴滴遁母赗遺分弦浮冒擱栅功勳購買古鏡記還軸寒居衡才惛墊火雞虎牙驕傲角掎九飛九鬿機緣鞠躬屏氣寬亮李佛子隆危路邊埋溜子賣婆沒正經鳴蛙秘算彌陀柅柅噴灌起花頭清渟棄養痊平羣言惹怨入木山公啟事識達師相手牓首相熟衍探看提出銅鬥兒家緣通姻晚炬獻納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