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急迫。 元 無名氏 《冤家債主》第一折:“俺大哥一家無外,急巴巴日夜費籌劃。” 姜樹茂 《小會計》:“院子裡,火燎一般的太陽曬在人們身上,豆粒大的汗珠不斷的往下流,誰都急巴巴的想取出款後到陰處去風涼一下。”
(2).形容拮據。 洪深 《香稻米》第一章:“不瞞你說,年年都是急巴巴的過活,一點沒有馀錢,所以一直到現在仍是沒有歸還。”
“急巴巴”是一個漢語形容詞,主要用于描述兩種情境:
形容急迫、匆忙的狀态
指因時間緊迫或事情緊急而表現出的焦躁、急促。例如:
“院子裡,火燎一般的太陽曬在人們身上,豆粒大的汗珠不斷的往下流,誰都急巴巴的想取出款後到陰處去風涼一下。”
形容經濟拮據
表示生活或經濟狀況緊張,手頭不寬裕。例如:
“年年都是急巴巴的過活,一點沒有馀錢。”
如需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查看漢典、愛站小工具等來源。
急巴巴是一個常用的口語詞彙,用來形容非常急切或迫切的狀态。
急巴巴的構成是“急”和“巴”,其中,“急”是右邊部首,有9筆;“巴”是上邊部首,有8筆。
急巴巴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春秋傳信·九邪記》中的描述。後來廣泛傳播,并逐漸成為常用詞彙。
在繁體中,“急巴巴”保持不變,仍然是“急巴巴”。
在古時候,漢字“急巴巴”的寫法和現代稍有不同。古人寫“急”字時,畫上方的兩個橫撇較長,下方一橫較短;寫“巴”字時,上方的一橫稍長,下方的兩個橫撇較短。整體來說,古時候的“急巴巴”字形因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1. 他急巴巴地等着上車,生怕誤了班次。
2. 我急巴巴地趕到會議現場,結果發現已經遲到了。
3. 我們急巴巴地準備好了行李,立即啟程去旅行。
急迫、巴望、巴不得、急需、巴結。
焦急、焦慮、迫切、急迫。
從容、冷靜、淡定、不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