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分韻的意思、分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分韻的解釋

數人相約賦詩,選擇若幹字為韻,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韻作詩,謂之分韻。 唐 白居易 《花樓望雪命宴賦詩》:“素壁聯題分韻句,紅爐巡飲暖寒杯。”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分韻,有用韻,有和韻,有借韻,有協韻,有今韻,有古韻。”《天雨花》第二二回:“想當初未得病纏身,拈題分韻常酬和,如今還有甚何人?” 柳亞子 《南社紀略·我和南社的關系》:“這一天,是在 愚園 吃午飯的,酒酣以後,分韻賦詩,有些興會淋漓起來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分韻”是古代文人群體創作詩歌的一種方式,具體指多人相約賦詩時,先選定若幹字作為韻腳,參與者各自分拈韻字,再依據所拈得的韻腳進行創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分韻”又稱“賦韻”,常見于文人雅集或詩會中。參與者需先共同選定一組韻字(如平水韻中的某幾個韻部),隨後通過隨機分配(如抓阄)确定各自的用韻,最終完成符合所拈韻腳的詩作。

  2. 曆史發展與文獻記載

    • 唐代已有明确實踐,如白居易《花樓望雪命宴賦詩》中“素壁聯題分韻句”即描述分韻聯句的場景。
    • 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詩體》中将分韻列為詩體創作形式之一,與“和韻”“借韻”等并列。
  3. 具體操作步驟
    參與者通常遵循以下流程:

    • 選韻:共同商定一組韻字;
    • 分拈:隨機分配韻字(如抽籤);
    • 創作:依韻作詩,需嚴格遵循所拈韻腳的用字規則。
  4. 應用場景與擴展
    最初多用于聯句(多人合作完成一首詩),後逐漸發展為獨立創作形式。例如清代文人結社時,常以分韻命題考驗才思敏捷性。

  5. 與其他詩體形式的區别

    • 和韻:依照他人原詩的韻腳創作;
    • 借韻:借用鄰韻或通押韻部;
    • 協韻:調整讀音使押韻和諧。

通過這種方式,“分韻”不僅考驗詩人的即興能力,也增添了詩歌創作的趣味性與挑戰性,成為古代文人交流的重要形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分韻(fēn yùn)是一個漢字詞彙,下面我來逐個解釋: 1. 意思:分韻指的是按照韻母的不同分類和歸納漢字的一種方法。根據音韻學的原理,将漢字按照韻母的不同音韻特征劃分為多個韻部或韻類,并做出相應的分類和整理。 2. 拆分部首和筆畫:分韻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分” 字由從上至下的一橫(一)和從上至下的一豎(八)組成,屬于八字部首;而“韻”字由“音”和“氛”組成,其中“音”字由從上至下的兩個一橫(二)和從右至左的一撇(乙)組成,屬于二字部首,“氛”字由從上至下的一丿和從右至左的一撇組成。 3. 來源:分韻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的《康熙字典》中,是由康熙皇帝親自編纂的。 4. 繁體:分韻的繁體字形為「分韻」。 5.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康熙字典》中的分韻一詞,其字形會有一些變化。字形的變化是曆史和文化的積澱。 6. 例句:在學習漢字音韻學時,我們經常會通過分韻的方式整理和分類漢字。 7. 組詞:分韻沒有特定的組詞用法,它更多作為一個概念或術語使用。 8. 近義詞:沒有與分韻意思完全相同的近義詞。 9. 反義詞:沒有與分韻意思完全相反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解釋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再次幫助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