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詩》序謂:“《雞鳴》思賢妃也。 哀公 荒淫怠慢,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後以“蟲薨同夢”為警戒人君勿荒淫于女色之典。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二》:“ 康王 晏朝,《關雎》諷焉; 宣王 晏起,《庭燎》刺焉;蟲薨同夢,《齊風》警焉,是以‘夙夜匪懈’,大夫之孝也。”
“蟲薨同夢”是一個源自《詩經·齊風·雞鳴》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
基本釋義
字面由“蟲薨”(蟲群飛鳴聲)和“同夢”(共眠)組成,原句出自《詩經》:“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詩中描繪了妻子勸誡丈夫(君主)勿耽于安逸,應勤于朝政的場景。
引申含義
後世多将其引申為“警戒君主勿沉溺女色或荒廢政務”的典故。例如清代魏源在《默觚》中引用此典,強調賢妃對君主的勸谏作用。
現代誤用辨析
部分現代解釋(如“志同道合者共同追夢”)實為對原意的延伸或誤讀。權威典籍如《漢典》等均未收錄此引申義,需注意語境區分。
文化背景
該成語與《詩經》中“思賢妃”的主題緊密相關,反映了古代對君主德行與後宮規勸的重視。
建議:若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建議優先采用原典的警戒含義;若引用現代比喻義,需注明為引申用法。
《蟲薨同夢》是一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們共同受到不幸的打擊或遭遇相同的命運。具體指的是像螞蟻或其他昆蟲一樣,在同一個夢中同時死去。
《蟲薨同夢》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它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蟲薨同夢》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中國南北朝時期劉宋袁宏《續齊諧記》:“又有子弟共一席葦膏糕,同夢中螳螂、蟬、螽斯、螞蟻薨夢。”意思是說一群人在夢中同時夢見了螳螂、蟬、螽斯和螞蟻死去。
《蟲薨同夢》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蟲薨同夢」。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遷。根據不同時期的文獻記載,有些字可能在形狀上有所差異。然而,《蟲薨同夢》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基本上保持一緻,沒有大的變化。
1. 他們兩個人曾是好友,如今卻因為一場災難共同陷入了《蟲薨同夢》的境地。
2. 這個小鎮遭受了一場瘟疫,許多家庭都陷入了《蟲薨同夢》的困境。
組詞: 蟲疠(傳染病)、薨悔(咽下)、同盟(聯盟)
近義詞: 命運相同、同命運
反義詞: 各奔前程、各有不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