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拼音的意思、拼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拼音的解釋

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素結合起來成為一個複合的音。 丁玲 《給孩子們·途中》:“ 小平 他說他已經能夠當記錄了。他們是學羅馬字拼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拼音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體系包含多重維度,以下從權威來源整合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與語言學定位

拼音(pīn yīn)作為漢語名詞,指以拉丁字母為基礎、按特定規則拼寫漢字讀音的注音系統。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其本質是“标注漢字讀音的符號體系”,核心功能是将漢字音節拆解為聲母、韻母和聲調三要素,實現語音的書面轉寫。《辭海》進一步明确其為“漢字音節的拉丁字母拼寫法”,屬于現代漢語的标準化語音工具。


二、曆史淵源與規範演進

拼音方案的曆史可追溯至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的頒布。據教育部《語言文字規範手冊》,該方案由國務院批準推行,繼承民國注音字母傳統并融合拉丁化新文字特點,最終确立為國際标準(ISO 7098)。其發展曆程包含三個階段:

  1. 雛形期:早期傳教士利瑪窦的《西字奇迹》(1605年)嘗試用羅馬字标注漢字;
  2. 體系化:1955年文字改革委員會提出草案,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
  3. 國際化:1982年成為聯合國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标準。

三、功能結構與規則體系

拼音系統包含四層結構,詳述如下:

  1. 聲母系統:21個輔音字母(如b、p、m、f),代表音節起始輔音;
  2. 韻母系統:39個複合元音(含單韻母、複韻母、鼻韻母),如“a、ai、an”;
  3. 聲調标注:以ˉ(陰平)、ˊ(陽平)、ˇ(上聲)、ˋ(去聲)标記四聲;
  4. 拼寫規則:包含隔音符號(’)使用、ü上兩點省略、iou/uei縮寫等特殊規範。

四、社會應用與權威認證

拼音的法定地位由國家多部文件确立: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夏征農, 陳至立 主編.《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3.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語言文字規範手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拼音是漢字注音的一種方法,用拉丁字母表示漢字的發音,是中國大陸通用的漢語普通話注音體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作用

拼音(Pīnyīn)全稱《漢語拼音方案》,通過26個拉丁字母組合标注漢字的标準發音,核心功能包括:

2.曆史背景

3.結構組成

拼音包含三要素:

4.應用場景

5.注意事項

如需深入學習,可參考《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或教育部官方教材。

别人正在浏覽...

抱子焙造綳盤兒車牀逞興崇名寵媵春牛圖打怵獨輪車高等動物庚信功德主刮刮和平歡容回變毀室胡思亂想呼吸講問緘制假如家長禮短接駕盡齒進退兩端救民水火棘子倔佹居陋琅璈雷填律均緑雲鬟畔廢抛丸鳍棘晴哢情熱青霜青蠅寝寝人心難測甚疊屬國庶兄弟嗣王太牢公鐵筆無私蹄筋庭蕪湍急推誠頑讒韋裳無是公無須玺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