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枌邑的意思、枌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枌邑的解釋

(1).指 漢高祖 故裡。《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袁淑從駕>》:“宮廟禮哀敬, 枌邑 道嚴玄。” 李善 注:“ 枌 , 枌榆 社也。”

(2). 南朝 宋 袁淑 為禦史中丞時,嘗從 劉裕 拜 漢高祖 廟。後亦泛指故裡。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鄉裡》:“ 枌邑 ,猶言 榆社 ,謂鄉邑也。”參見“ 枌榆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枌邑(拼音:fén y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指漢高祖故裡
    該詞最初特指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即沛縣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這一用法源于曆史典故,例如《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袁淑從駕〉》中提到的“枌邑道嚴玄”,李善注解釋為“枌榆社”,即劉邦起兵前祭祀的社廟所在地。

  2. 引申為故鄉的泛稱
    南朝宋時期,袁淑隨劉裕拜谒漢高祖廟後,“枌邑”逐漸演變為對故裡的代稱,泛指一個人的家鄉或祖籍地。


二、曆史背景與關聯


三、文獻例證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典文學或曆史論述中,需結合語境區分其特指(漢高祖故裡)或泛指(故鄉)。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學術或文化讨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枌邑(fén yì)是一個漢字詞,其拆分部首是“木”和“邑”,共有10個筆畫。該字的來源尚無确切的官方記載,但據考證,枌邑在古代是指位于山間的村落,往往有一片枌子樹林環繞其周圍,因此得名。在繁體字中,枌邑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枌邑常使用枝頭包圍着邑,表示村落被枌子樹圍繞。例如:禾苗初長,枌邑隱現于山腳下,宛如人間仙境。 一些與枌邑有相關意義的詞彙包括:山村、村莊、農舍等。這些詞彙都與枌邑的優美環境及宜人生活有關。 反義詞方面,枌邑的反義詞可以是城市、都市等,表示與枌邑相對的繁華地區。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要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