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于 北京 的一種長約八寸的旱煙袋管。《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 奎官 ﹞又在懷裡掏出一桿‘京八寸’,裝上蘭花煙,自己抽着了,從嘴裡掏出來,遞給 賈大少爺 抽。” 沉從文 《菜園》:“在兒子印象中隻記得父親是一個手持‘京八寸’人物。”
“京八寸”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背景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舊時流行于北京(北平)的一種旱煙袋管,長度約為八寸(約26.64厘米)。其名稱中“京”指北京,“八寸”為傳統長度單位。
京八寸不僅是實用煙具,也反映了清末至民國時期北京的社會生活風貌,常見于士紳階層或市井文化中。
以上信息綜合了文學、曆史類來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官場現形記》原文或民俗研究資料。
《京八寸》是指北京方言中的一種傳統口頭用語,意為“北京人”或“北京方言”。這個詞源于北京地區方言中對于“北京”這個詞的音譯。
《京八寸》這個詞可以進行拆分為三個部分,分别是“京”字、“八”字和“寸”字。
• 京字的部首是亠,總筆畫數8。 • 八字的部首是八,總筆畫數二。 • 寸字的部首是寸,總筆畫數3。
《京八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當時人們常使用這個詞來指代居住在北京的人,或是北京地區的方言。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現今北京方言中的專用詞彙。
《京八寸》的繁體字為《京八寸》。
在古代,北京這個地方使用的是古漢字寫法,将《京八寸》寫作“京八寸”。
以下是一些使用《京八寸》的例句:
1. 他說話的口音聽起來像個《京八寸》。
2. 這個電影中的主角是個地道的《京八寸》。
3. 孩子在北京生活了很久,已經學會了一口流利的《京八寸》。
與《京八寸》相關的組詞有:
1. 京城:指北京市。
2. 北京話:北京地區獨特的方言。
3. 京劇:中國傳統戲曲之一,源于北京地區。
與《京八寸》相近義的詞彙包括:
1. 京片子:指北京方言。
2. 京籍:指來自北京地區的人。
3. 京腔:指北京方言的腔調。
與《京八寸》相反義的詞彙包括:
1. 外地人:指不是北京本地人的人。
2. 外地話:指非北京地區的方言。
3. 外地腔:指非北京方言的腔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