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計之詞,極言其多。《文選·班固<西都賦>》:“離宮别館,三十六所。” 李善 注:“離别,非一所也。《上林賦》曰:離宮别館,彌山跨谷。” 唐 駱賓王 《帝京篇》:“ 秦 塞重關一百二, 漢 家離宮三十六。” 宋 王珪 《宮詞》:“漏永禁宮三十六,宴回争踏月輪歸。”《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樓。”
“三十六”作為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和用法,以下從不同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數字本義
指自然數36,介于35與37之間,是6的平方數($6=36$),也是合數(分解質因數為$2×3$)。
約數虛指
在古籍中常作“約計之詞”,強調數量多而非實指,如班固《西都賦》“離宮别館三十六所”,實際指代皇家宮殿的繁多。
《易經》淵源
源自“三十六變”概念,象征世間萬物變化無常、難以預測的特性,後衍生出“三十六計”等表達。
陰陽哲學
古人認為36是“極陰之數”,陰盡則陽生,寓意轉折與新生,如《周易》中六爻疊加形成六六之數,象征循環與圓滿。
文學修辭
常用于詩詞增強氣勢,如駱賓王《帝京篇》“漢家離宮三十六”,突顯宮殿群宏偉。
社會諺語
體現傳統智慧,如“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強調行業多樣性及平等觀念。
三十六不僅是數學概念,更承載着中國文化中“以虛指多”“陰陽轉化”的哲學思想,常見于文學、俗語及傳統典籍。
《三十六》是指數字36,表示36這個數值。
《三十六》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一”和“十”,其中“一”是一畫部首,表示一的意思;“十”是兩畫部首,表示十的意思。
《三十六》作為數字出現在中國的古代文獻中,來源可以追溯到漢代的《周禮》。在《周禮》中,有關于天文、曆法和數學的記載,其中就包括了數字36的概念。
繁體字中,表示數字36的寫法為「卅六」。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數字36的寫法比較繁瑣,需要用到很多筆畫。一般在古代文獻中,數字36會以繁體字「卄六」表示。
1. 他已經連續工作了三十六個小時。
2. 這部小說有三十六章節。
組詞:三十六計、三十六計走為上、三十六計囊括六合、三十六行、三十六方位。
等于三十六的近義詞為“三十有六”,表示同樣的數字。
與三十六相反的詞語是“零”,表示沒有數量或數量為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