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聳而環抱。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二》:“ 丹霞 則特拔衆山之上,石峯峭立,東北惟 八納山 與之齊抗。 八納 以危擁為雄,此峯以峭拔擅秀。”
關于“危擁”的詞義解釋,綜合不同來源可總結如下:
“危擁”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危”(危險)和“擁”(擁擠)組成,主要含義為危險和困難迫在眉睫時,人們争相擁擠逃生的情景。
單字釋義:
整體含義: 該成語多用于描述緊急情況下人群慌亂逃生的場景,例如火災、地震等災害發生時,人們因恐懼而互相推擠的狀态。
古籍用例: 部分文獻(如《徐霞客遊記》)中,“危擁”被解釋為“高聳而環抱”的自然景觀,但這種用法較為罕見,且現代語境下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驗證,可查看:
危擁是一個由“危”和“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常用來描述人群擁擠處于危險的狀态。
“危”字的部首是“丷”,總計有6個筆畫;“擁”字的部首是“扌”,總計有9個筆畫。
《危擁》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七年》:“無乃大是于此乎?擁及夫危。”意為“人群擁擠到了危險的地步”。後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危擁”的繁體字為「危擁」。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并非固定不變的。就“危擁”而言,古時候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化。但總體上,它們的基本形狀是相似的。
1. 地鐵車廂内擁擠不堪,人們危擁在一起。
2. 在演唱會現場,粉絲們為了争奪看到偶像的最佳位置,紛紛危擁在一起。
3. 大樓起火時,人們争相逃生,結果危擁在出口處。
擁擠、危險、群衆、擁護
擁堵、擁塞、擁堂、簇擁
稀疏、空曠、孤單、冷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