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兒的意思、髫兒的詳細解釋
髫兒的解釋
垂發小兒。 宋 王安石 《憶昨詩示諸外弟》:“當時髫兒戲我側,於今冠佩何頎頎。”
詞語分解
- 髫的解釋 髫 á 古代小孩頭上紮起來的下垂頭發:垂髫。髫年(指幼年)。髫齡。髫龀(指童年)。 筆畫數:; 部首:髟; 筆順編號:
- 兒的解釋 兒 (兒) é 小孩子:兒戲。 年輕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兒。兒女情。 男孩子:兒子。生兒育女。 雄性的馬:兒馬。 女 兒 (兒) 作助詞(同前一字連成一個卷舌音):小孩兒。 女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髫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含義:指垂發的兒童,特指幼年時期的小兒。其中“髫”指孩童前額自然下垂的短發,“兒”即孩童。該詞整體強調幼年特征,常見于描述童年或兒童形象。
2.結構與來源
- 字形結構:“髫”為上下結構(從“髟”表毛發,“召”表聲),“兒”為獨體象形字。
- 詞源依據:源自古代對兒童發式的描述,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黃發垂髫”即以“垂髫”代指孩童,後衍生出“髫兒”一詞。
3.引證與用法
- 古詩用例:宋代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有“當時髫兒戲我側”一句,通過“髫兒”追憶幼弟兒時情景,體現其稚嫩天真的形象。
- 現代語境:現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叙述,如描述古代兒童形象、家族往事等,口語中已極少使用。
4.相關詞彙
- 近義詞:髫齡、髫年、垂髫(均指童年)。
- 延伸概念:“髫龀”指兒童換牙的年齡(約7-8歲),進一步細化幼年階段。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句或詞源考據,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3)。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及來源
《髫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也可寫作《髫兒》。它指的是年幼的兒童,通常指的是頭發尚未剪去的幼兒。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髫兒》由兩個部首組成:髟(頭發)和兒(兒童)。
髟的筆畫數為10,兒的筆畫數為2。
繁體
《髫兒》在繁體字中寫作《鬌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髫兒》以篆書或隸書形式寫作。隻有篆書形式的字形被稱為“篆刻字”,用于雕刻印章。
例句
1. 我們家的髫兒還沒有剪發,看起來特别可愛。
2. 在古代,髫兒常常被視為家庭的寶貝。
組詞
1. 髫兒時期
2. 髫兒頭
3. 髫兒發
近義詞
1. 妙齡少年
2. 幼童
3. 少年兒童
反義詞
成年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