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坟上的封土;坟墓。《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坟封高下,令足自隐。”
“坟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含义
指坟墓上的封土或坟墓本身,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记载:“坟封高下,令足自隐。”
构词解析
历史背景
古代丧葬习俗中,坟墓封闭后不再开启,象征对逝者的尊重与祭祀的完成。
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学术讨论,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代(如实体坟墓或封闭行为)。
《坟封》是指在葬地上加盖墓碑或砌建坟墓的行为,也可以指坟墓已经被封闭,不再被使用或打理。
《坟封》由部首 “土”和“封”组成,部首“土”表示与土地有关,而“封”则为表示关闭或加盖。
拆分笔画为:“均”(3画)+ “土”(3画)+ “封”(9画)。
《坟封》这一词汇来自于汉语,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与土地宗族制度相关的词汇。它的繁体字为“墳封”。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坟封的表示方法略有不同。汉字“坟”在古代写作“墳”,而“封”则保持不变。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但意义相同。
1. 为了纪念先祖,我们在山上坟封了爷爷的遗体。
2. 这座古墓已经坟封了几百年,保存完好。
3. 根据村规民约,坟墓必须在十年内进行坟封。
1. 坟墓:指用于埋葬尸体的土堆或深室。
2. 墓碑:指竖立在坟墓上方,用来纪念死者的石碑或木碑。
3. 墓地:指专门用于安葬尸体的土地或场所。
1. 封土:指在坟墓上加盖土层的行为,与坟封意义相近。
2. 关闭:指使某物无法进出或使用。
3. 封闭:指使某物完全封死或封住。
1. 开放:指某物不受限制,可以随意使用或进出。
2. 解封:指解除对某物的封闭状态,使其重新可用。
3. 开启:指使某物从关闭状态转为开放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