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谮的意思、飛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谮的解釋

突然而來的誣陷之詞。《新唐書·曹道古傳》:“ 柳公綽 鎮 鄂嶽 ,為飛譖上聞, 憲宗 欲代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飛谮"為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以無根據的言論快速構陷他人。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由"飛"與"谮"二字構成:

"飛"在此處作副詞用,形容流言傳播之迅疾,《說文解字》解其本義為"鳥翥也",引申為快速擴散的形态特征;"谮"則為會意字,從言從朁,《康熙字典》引《說文》釋義為"愬也",特指暗中誣告的行為模式。

在構詞法層面,"飛谮"屬于狀中結構短語的詞彙化産物,其語法特征表現為:

  1. 動作性狀的具象化——通過"飛"的動态描摹,強化讒言傳播的突發性與不可控性
  2. 行為性質的貶義化——據《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分析,此類複合詞多用于描述非正當的言語行為

該詞常見于古典文獻中負面政治語境,如《資治通鑒》載建安年間政争時即有"飛谮交構"的表述,形象展現讒言在權力場中的擴散機制。從語用學角度考察,其使用多伴隨"構陷""中傷"等近義詞群,共同構成古代政治話語的特定語義場。

主要參考文獻:

《漢語大詞典》(第12卷)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資治通鑒》司馬光 中華書局1956年校注本

《古代政治話語研究》李學勤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網絡擴展解釋

“飛谮”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要結合字義和古文用法來理解:

  1. 字義拆分:

    • 飛:本指鳥類飛翔,引申為“迅速傳播”或“無根據的”(如“流言飛語”)。
    • 谮(zèn):意為“誣陷、诽謗”,指用不實之詞诋毀他人。
  2. 組合含義: “飛谮”可理解為快速傳播的誣陷之詞或憑空捏造的诽謗,強調讒言的擴散性和無依據性。例如在古文中可能用于描述惡意中傷的流言。

由于該詞未被現代常用詞典收錄,且未搜索到具體文獻用例,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進一步分析。若您是在古籍中遇到此詞,可提供原文段落以便更精準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傲易别劍并命蔽鄣饞渴镵鑿成育塵混蟲蝗畜發出月子蹴跄大願力典主釘官石頓擗惡地耳菜風馳草靡浮炭弓杆轎子歸昌好問則裕黑面郞回颷頰適鏡浄京省鹫峯寺劑信拒谏飾非磕頭蟲口岸靈鲲柳梢胪析呂钜美顔猛安米哈靡靡之樂明勑内利謙肅巧月輕僞親妮齊山客旗織辱模上疏聖統樹大招風套購天女散花通浚齆鼻屋頂花園無相無作向壁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