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泛越的意思、泛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泛越的解釋

亦作“泛越”。謂聲音不和諧。 漢 桓寬 《鹽鐵論·刺複》:“是以鑿枘剌戾而不合,聲音泛越而不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泛越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圍繞“廣泛超越界限”或“不受常規約束”展開。以下從詞典學角度詳細解析其釋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廣泛超越界限

    指行為或影響範圍突破常規限制,廣泛覆蓋或跨越原有領域。

    例:其學術思想泛越傳統框架,融合多學科視角。

    來源:《現代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不受拘束的逾越

    強調對規則、規範的自由突破,含一定自主性與主動性。

    例:詩人以泛越之筆打破格律束縛,創造新意境。

    來源:《漢語動詞用法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二、字源與詞義演變


三、現代用法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文學、哲學及學術領域,形容突破性思想或行為:


四、近義辨析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3. 王力.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商務印書館, 2005.

網絡擴展解釋

“泛越”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1. 作為成語的含義
    指“廣泛超越”,表示超過一定範圍或程度。

    • 來源:最早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描述昭公的德行超越其祖父文公。
    • 使用場景:多用于形容能力、事件規模或事物影響力的超常表現,如“他的成就泛越前人”。
  2. 作為普通詞彙的含義
    指“聲音不和諧”,屬于較冷僻的用法。

    • 來源:漢代桓寬《鹽鐵論·刺複》提到“聲音泛越而不和”。
    • 延伸解釋:古漢語中“泛”有“浮泛、不深入”之意,“越”可表“超出限度”,組合後引申為音調失衡的狀态。

注意:現代語境下,第一種用法更常見,第二種多出現于古籍或學術讨論中。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埃米爾哀恕哀喜交并骜嚣把火百雷半拉架背槽抛糞朝宴承弼陳墨香賨布磋琢打掠氐州第一鬥而鑄錐獨科花多角形方正不阿煩匮工團主義股款郭隗宮悍夫河平華燈黃龍飲黃糯簡散校書箋荊高經說孔父論天履險如夷罵山門馬犀内夫人片晷骈肩疊迹鞘段七大瓊章宂謬設施失留疎剌時協水地水晶私私殄悴圖們江拖延吐茵帷笫聞風而動文人學士痫瘛西陵錫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