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蟲名。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竊蟲》:“人家有小蟲,至微而響甚。細尋之,卒不可見。俗人以其難見,號竊蟲。雲有此者不祥。餘曾覩此蟲,大如半胡麻,形類鼠婦,有兩角,白色,振其頭則有聲,或時暫止,須臾復振。牀壁窗戶之間,暗黑之處多有之。”
“竊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理解:
根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竊蟲》的記載,竊蟲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微小生物:
部分現代語境中,該詞被引申為對“貪財者”或“小偷”的比喻:
建議區分語境:若在古籍或民俗研究中見到“竊蟲”,通常指實際昆蟲;現代非正式場合可能用作貶義比喻。更多細節可參考《封氏聞見記》原文。
《竊蟲》是一個常用的詞彙,用來形容偷盜、竊取的人或物。下面将分别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與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竊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穴」和「16」。
《竊蟲》這個詞彙是由「竊」和「蟲」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其中,「竊」表示偷盜、竊取;「蟲」表示小動物。結合起來,表示偷竊的小動物或人。
《竊蟲》的繁體字為「竊蟲」。
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竊」的寫法為「竊」,表示偷。而「蟲」的寫法為「蟲」,表示蟲子。
1. 他是個竊蟲,經常在超市裡偷東西。
2. 這個小男孩被捉住了,他是個頑皮的竊蟲。
與《竊蟲》相關的組詞有:
1. 竊賊:指從事偷竊行為的人。
2. 竊聽:偷聽他人談話的行為。
3. 竊取:秘密地偷走他人的東西。
4. 竊密:秘密地竊取機密。
5. 竊據:非法占據、侵占。
與《竊蟲》近義的詞彙有:
1. 小偷:指專門從事盜竊活動的人。
2. 盜賊:指擅長偷盜的罪犯。
與《竊蟲》相反義的詞彙是:
1. 守法:守紀律、遵守法律。
2. 正直:誠實守信,不偷不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