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報差的意思、報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報差的解釋

舊指送報的人。《新華日報》1941.2.5:“報差四人竟被捕毆,報紙亦遭無理沒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報差

“報差”為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向上級回複差事執行情況或對差役的回報,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回複差事結果

    指向派遣者彙報差遣任務的完成情況。

    例:清代《官場現形記》第四回:“門上回道:‘有位報差的,說專為送要緊信來的。’”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對差役的酬謝

    指因差役完成工作而給予的報酬或回饋。

    例:地方志中記載“驿卒奔走百裡,主家當以錢糧報差”。

    來源:《辭源》(第三版,2015年)


二、古籍用例佐證


三、構詞解析


注:現代漢語中“報差”已被“複命”“彙報工作”等替代,僅存于古籍及方言。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文獻用例,釋義框架參照《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收詞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報差”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解釋較為明确:

  1. 基本含義
    指舊時負責遞送報紙、消息的專職人員,屬于職業稱謂。例如《新華日報》1941年的記載中提到“報差四人被捕”,即指送報員被扣押。

  2. 發音與結構
    拼音為bào chà(注音:ㄅㄠˋ ㄔㄚˋ),部分文獻中可能讀作bào chāi(如、8),屬于方言或曆史讀音差異。詞語結構由“報”(傳遞信息)和“差”(差役)組成,體現職業屬性。

  3.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20世紀上半葉的報業從業人員,常見于曆史文獻或舊時報刊記載,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其職能類似今天的郵遞員,但專指報紙遞送。

  4. 注意差異
    個别低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揭發他人錯誤”的貶義成語,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建議以高權威來源的“送報人”釋義為準。

若有進一步考證需求,可參考《新華日報》1941年相關事件記錄或近代報業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榜門賣官悲翁标燈筆柱不諱之路剗剔陳表瞠目咋舌掣手垂殁粗拉粗猛矬小擔擔面蕩舟打撇達思澄泥登載甸師底下人都士惡慧恩師繁鬧朏朒歸款扢秃孩童核準隳名鹄面鸠形幾案才堅稱驕誕警樓镌空妄實鞫實劇月裡第霖雨沒情沒緒鳴沙山匿留秾俊齊祠卿卿我我拳參森陰殺蟲劑上項石膏像筮問誦訓谡爾綏禦素子挑闼穨齡威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