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石膏像漢語 快速查詢。
石膏像是用水和石膏按比例混合後倒入模具中制作而成的雕塑或模型,廣泛應用于藝術教育、創作及裝飾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制作
石膏像以石膏(主要成分為硫酸鈣)為原料,通常按水與石膏1:1.8的比例稀釋後注入模具,幹燥後脫模成型。其制作過程簡單,常用于批量生産教學模型或藝術品。
主要分類
根據用途和主題可分為四類:
藝術與教育價值
石膏像是素描訓練的重要對象,尤其古羅馬、古希臘經典雕像(如卡拉卡拉)被廣泛臨摹,幫助學習者掌握人體結構與比例。其白色質感便于觀察光影變化,適合基礎造型能力培養。
曆史與文化意義
部分石膏像原型源自曆史雕塑名作,例如羅馬皇帝卡拉卡拉像,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承載曆史文化背景。這類作品在美術教育中兼具技法訓練與審美提升的雙重作用。
如需了解具體制作步驟或更多經典石膏像案例,可參考相關藝術教材或專業網站。
石膏像是指以石膏為材料制作的人物或動物形象的雕塑作品。它是通過将石膏粉末與適量的水混合形成糊狀,然後倒入模具中,待其硬化後取出并進行刻畫修飾而成。石膏像是一種常見的雕塑形式,廣泛應用于藝術創作、裝飾、教育等領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石(石頭) + 膏(石膏) + 像(形象)
- 部首:石(石部首)、膏(肉部首)、像(人部首)
- 筆畫:石(5畫)、膏(13畫)、像(11畫)
來源:
石膏像一詞最早見于北宋米谷楊文公《弇州萍梁賦》:“石膏鑿雕,绂绂其碑。”可見石膏雕塑的技藝在古代已得到廣泛應用。在古代,石膏雕塑主要用于制作佛像、聖人像等宗教文化用途,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
繁體:石膏像(石膏像)
古時候漢字寫法:石膏像(石膏像)
例句:
1. 這座博物館裡展示了許多古代石膏像,非常珍貴。
2. 藝術家用石膏像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愛。
組詞:
1. 石膏闆
2. 石膏浮雕
3. 石膏模型
4. 石膏石腦
5. 石膏雕塑
近義詞:
1. 石像
2. 泥塑
3. 人像雕塑
反義詞:
1. 金石(以金和石來表示永恒)
2. 玉石(指珍貴的玉石)
3. 木雕(用木頭進行雕刻)
4. 石印(用印章蘸印液在紙上印出的圖案或文字)
【别人正在浏覽】